当前,广东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并将其作为省委“1310”具体部署的“十大新突破”之一纵深推进,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新气象、闯出新路来。
作为中国工业百强区,深圳坪山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因地制宜找准新赛道,打好产业、文化、生态、基层治理这四张高质量发展的“王牌”,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让“王牌”变成“王炸”组合,带动全域高质量发展,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奋力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壮大县域经济
打造“6+3”产业集群,推进新型工业化
去年12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2024年中国工业百强区》名单,坪山以全国第29位的排名上榜,比2023年前进9位,同时首次入选2024年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区。
发力县域经济,产业必须强。“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在省委、市委的有力部署指挥下,坪山找准“赛道”争先进位,因地制宜打造县域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县域经济。

2024年伊始,坪山召开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实施“6+3”产业集群建设计划。从低空经济与空天到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这些不仅是中国当下乃至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新产业,也是符合坪山产业发展真正需求的产业体系。
一年来,坪山持续为“6+3”产业集群发展引入各类资源,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编制全国首个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政策;落户中南大学深圳研究院坪山转化基地、西北工业大学低空经济联合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平台;整备释放出平方公里级连片产业空间等。

村集体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乘着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东风,坪山引导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探索参与文旅产业项目投资,联手国企组建物业企业,探索“银行定存+认购债券+股权投资+参与运营”多样化投资模式,累计盘活村集体资金1.4亿元,实现集体经济2.0版本的跨越。
如今,坪山经济实力拔节跃升,GDP历史性突破千亿大关,规上工业总产值迈过5000亿元,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规划地区生产总值目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升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
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开工建设深圳坪山-汕头龙湖产业协作示范园;不断提升坪山与陆河共建产业园区建设水平,一个个平台迸发出产业有序转移的乘数效应,激活了县域振兴的内生动力。
推进以文营城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供给,培育新质生产力
“下了班拐个弯,约上朋友到戏剧谷里吃饭,晚上看看喜欢的剧目,还可能是张国立老师这样的大咖表演,这就是幸福的具象化。”比亚迪员工李小姐说。
在比亚迪全球总部不远处,坪山龙马社长守戏剧公社投入使用,带来《我爱桃花》《肖申克救赎》等28场原创精品剧目,并举办为期12天31场的戏剧嘉年华,让村民在家门口赏名剧,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育村,成为坪山凝聚文化力量赋能“百千万工程”的最好见证。
过去一年,坪山坚持以文营城,全面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引进龙马社等社会力量活化打造江岭长守戏剧谷,导入戏剧产业生态,让昔日的小乡村蝶变为追剧旺地、创业热土,乡亲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红火。

与此同时,坪山创新打造“村舞”治理模式,以广场舞综合治理、客家文化舞蹈品牌培育、舞蹈夏令营托育为抓手,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打造“文明舞蹈”城区。

另一方面,坪山深入实施体育助力“百千万工程”,首创深圳“街超”足球品牌,在全国探索都市业余足球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当前,坪山连续两年举办深圳街超“百县千镇万村”公益巡回赛,足迹遍布广东省及江西、贵州等地,覆盖50多个县镇村及地区,拉动5000万元的文体旅消费。

作为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街超”通过足球这一世界性语言,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体育交流,让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在基层得以延伸、补充,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助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实施绿美建设
增进绿色生态民生福祉,打造品质城市化
每到周末,坪山头陂公园里人潮熙攘,这个由报废水库活化打造的生态公园在社交平台火热“出圈”,成为又一个“网红”打卡点。

以推进“百千万工程”为牵引,坪山依托辖区自然禀赋,高标准规划山海连城、三生融合、美丽宜居的城市空间新格局,把改善人居环境和传统历史文化相结合,勾勒美丽乡村幸福画卷。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坪山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坪山河干流连续多年保持地表水Ⅲ类水质,坪山河干流综合整治及水质提升工程荣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史上第一个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詹天佑奖,坪山河治理入选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纵深推进,绿美坪山名片“擦得更亮”,迭代升级“远程喊停”3.0监管模式治理工地噪音污染,获央视推广;林长制、河长制、市容环境等考核均居全市前列;打造自然博物长廊、坪山河碧道湿地群,擦亮全域自然品牌。
坚持以人为本
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提升居民幸福值
聚焦民生关切,推动医疗资源下沉,着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一系列举措给坪山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能。
在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广大“新农人”带着一股热情奔赴。“以前我们连休息歇脚的地方都没有,口渴了还要去几公里的便利店买水。现在有了驿站,给我们‘新农人’提供了休息、学习的地方,还能学到农技。”魏先生说。
过去一年,坪山创新打造深圳首个“新农人驿站”,举办深圳首个“新农人”丰收节,探索“社工引导+志愿者协同”长效助农机制,打造直播销售基地,探索助农致富新路径。
推动“新农人”变成“兴农人”,坪山打通了部门壁垒、共享各界资源,以精细化服务积极回应菜农关切,同时链接深圳技术大学等资源,首创田园里的“假期课堂”,为“新农人”子女提供免费课业辅导。

如何把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融入“百千万工程”中?作为深圳特大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坪山聚龙花园探索党建引领保障房小区“住委会”自治模式,在全市率先试行党组织引领“住委会+物业服务企业+自治组织”协同共治模式,实现小区民生诉求量同比下降81%。

这背后体现的是,坪山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把一件件民生小事作为一个个着力点,让建设成果更好惠及百姓的工作思路。
2024年,坪山碧岭、石井社康成为广东首批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的机构,每万人拥有1家社康,超全市平均水平,社区覆盖率达100%,医疗满意度创历史最好成绩。

2024年是坪山“百千万工程”亮点纷呈、硕果累累的一年。回顾总结经验,乘势而上展望未来,坪山将继续以“百千万工程”推动优势塑造、动力增强和价值实现,把各种劲头调动起来、把各方力量汇聚起来,提振信心、真抓实干,共同奔赴更高质量的2025。
撰文:黄诗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