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更好发挥排头兵作用,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攻坚克难、开创新局。越是恢宏的改革蓝图,越是离不开敢破敢立、敢闯敢试的精神,越是需要党史部门以更厚重的使命感、更强烈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
“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作为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的专门机构,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既是我们的业务工作,也是我们的政治任务。”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尹德慈接受南方+记者专访时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积极主动适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需要,用改革精神进一步推动广东党史和文献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广东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南方+:省委党史研究室将如何掀起全省党史学界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
尹德慈:一是认真组织学习培训。召开室务(扩大)会议、全室干部职工大会,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措施。把深入学习全会精神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开展交流研讨。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全省党史学界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专家座谈会,深入研讨学习,在权威主流媒体宣传推介专家发言观点,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是扎实推进宣讲交流。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示范表率作用,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精心备课,在适当范围带头宣讲,各党支部书记在本支部进行宣讲。邀请省委宣讲团成员进行专题辅导,引导党员干部全面准确领会全会精神。组织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术沙龙等形式开展专题研讨交流,引导青年党员分专题、有重点地深入学习。
三是精心做好宣传阐释。组织全省党史学界专家学者撰写解读阐释文章,发挥党史文献部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的作用。充分运用广东党史宣传平台,开设专栏,集中宣传阐释,扩大全会精神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结合举办全省党史和文献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宣讲活动,把广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宣讲的重要选题,引导全省党史和文献部门运用鲜活形式宣传宣讲全会精神。
南方+:在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方面,省委党史研究室取得了哪些成果?
尹德慈:近年来,省委党史研究室立足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功能,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深耕主责主业,创新宣教方式,强化阵地管理,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得到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一是深耕主责主业,努力写好“红色家谱”。紧抓重点项目,倾力推进基本著作编写,修订再版《中国共产党广东历史》(第一卷、第二卷),启动《中国共产党广东历史》(第三卷上册)编写工作,出版《中共广东历史简明读本》《中共广东历史百年大事记》《广东改革开放发展史(1978—2012)》《广东原中央苏区县历史丛书》等著作,为全省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党史权威读本。
二是创新宣教方式,致力构建大宣教格局。开展“分众化”宣传,积极探索“党史+融媒体”新模式,初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大宣教格局,广东党史宣教品牌逐步形成。打造多层次宣讲队伍,通过参加省委宣讲团,组织全省党史系统成立宣讲一团、二团,扎实开展党史教育“七进”活动。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在红色革命遗址普查的基础上,编辑出版《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大博览》丛书,为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提供史料依据。
三是强化阵地管理,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阵地管理,抓好涉党史题材作品审读工作,制定管理办法,严把政治关,确保送审作品政治方向正确。开展红色革命遗址和纪念场馆展陈专项调研和重点把关,维护展陈内容的政治性、真实性和严肃性。
南方+: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省委党史研究室将如何找准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进一步推动党史工作的进步?
尹德慈: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解放思想、先行先试,走在全国前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梳理和总结广东在这方面的实践和经验,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我们要以三大平台为载体,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用学术讲政治,通过持续深化研究,更好发挥资政辅政作用。
一是依托《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平台,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研究。中国式现代化是划时代的理论创新。主动设置选题、约请权威专家,组织引导学界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从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视角,扎实开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脉络、道路比较、实践经验等研究,从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历史借鉴和智慧力量。
二是借助课题平台,持续开展对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的案例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对广东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要求一以贯之。借助省社科规划党史特别委托课题和全省党史规划课题平台,适时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课题的立项,系统梳理、全面总结广东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先行先试的历史进程、经验规律和典型地方个案,为全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广东方案”。
三是利用《粤史资政》平台,加大对新时代广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对策研究。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回顾“来时路”,更要走好“脚下路”、展望“未来路”。对《粤史资政》进行改版升级,整合全省党史学界和党史研究系统研究力量,着眼于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这个主题,加强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在挖掘、记录、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聚焦省委“1310”具体部署,分专题开展对策性研究,为省委决策部署提供参考。
南方+:省委党史研究室如何用改革精神进一步推动广东党史和文献工作高质量发展?
尹德慈:党史和文献工作因党而立、为党而生。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史姓党,以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和“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力争实现三大新突破,扎实推进全省党史和文献工作高质量发展,真正做到“党有所需、史有所为”。
一是力争在广东党史资料征编上实现新突破。征集编辑好《省委工作纪事》《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大事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事记》,全面记录省委重大决策及实践。重视档案文献,全面整理广东各个历史时期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要人物的文件档案,编辑整理具有广东特色的党史文献资料。聚焦具有广东特色和创新价值的、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的各类主题,发动全省力量,广泛开展资料征集工作,形成一批专题研究资料。拓宽征集渠道,进一步走访重要党史事件的亲历者,做好口述史料征编工作,增加党史工作的细节和温度。
二是力争在擦亮广东党史宣教品牌上实现新突破。坚持精品导向,优化整合“两微一端一网”新媒体矩阵,强化内容生产,提升营运水准。坚持网上网下一体推进、“大屏”“小屏”齐头并进,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党史宣传,充分利用短视频“短平快”的特点,策划系列优质短视频,让党史宣传“飞入寻常百姓家”。围绕重要党史节点,开展重大党史事件、重要党史人物纪念活动,加强舆论引导,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三是力争在广东党史精品课程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要以需求侧管理为导向,抓住党员干部和青少年这两个重点群体,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广东印记”“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领导人对广东指示、批示”“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新时代广东创新创造史”等富有广东特色的重大选题,集中打磨推出一批具有历史厚度、理论深度、时代品格的党史精品课程,为全省党员干部和广大青年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党史学习资源,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干部教育培训、学校思政课堂深度融合。
南方+记者 尚黎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