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4届农牧业风云会盛启:总结过往,翻“新”篇!“新”质生产力引领畜牧业迈向新高度
《农财宝典》新牧网 张艺倩
2024年,中国农牧业正经历深刻转型,消费者需求多样催生“新”业态,养殖与食品产业布局“新”融合,AI、5G、合成生物等“新”科技在养殖端大放异彩......聚变突围,新质崛起,“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是2024年农牧业发展的关键词,更是推进畜牧业整体实力迈向新高度的核心动力。
为总结过去一年经验成就,展望新一年的挑战机遇。12月9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农村报社主办,农财宝典、新牧网承办的第14届农牧业风云会,在广州隆重开幕,大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农牧业专家、从业精英,分享经验、交流思想、探讨合作,共同为我国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献上合力。
会议现场
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柯炳生为大会发表致辞。他表示,农牧业至关重要,尤其在保障畜产品安全方面。然而,其发展面临诸多持续性的挑战。为解决这些难题,科技与管理组织皆不可或缺,其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尤为关键,而有效的管理组织能让科技力量得到更好发挥。广东作为全国牧业大省,位列前六,更应注重科技与管理并重,推动农牧业稳健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柯炳生致辞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海发致辞表示,农牧业是富国富民的战略技术产业。2024年第三季度,猪牛羊禽产量达到7044万吨,同比增加1%,水产品同比增长4.49%。广东省作为畜禽水产养殖大省,生猪产能稳步回升,存栏量达到2120万头,同比增长2.2%,能繁母猪存栏198万,环比增长2.7%。全省水产品总量同比增长3.13%,淡水、海水养殖分别增长3%和4%。值此之际,我们期望通过此次盛会,促进行业同仁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农牧业的绿色生态发展,推动我国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 张海发致辞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经营管理委员会委员、南方农村报社总经理张璐发表致辞。他表示,中国农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2024年生猪市场繁荣,跻身十大景气行业,但家禽、水产领域竞争激烈,产能过剩成全国性问题。在此背景下,农牧业加速数字化进程,智慧化生产、屠宰环节及长期疫病防控受到重视,“大农业观”与“大食品观”引领行业思考。本届农牧业风云会聚变突围,探讨新质生产力如何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期待大会提出更多破解之道。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经营管理委员会委员、南方农村报社总经理 张璐致辞
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柯炳生分享了对畜牧业未来发展的看法。他表示,自1978年以来,我国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占比持续增长,从15%增至2022年的26%。同时,国内动物源消费也显著增长,从2013年的63kg增加到2022年的86kg,增幅达23%。2017年后,我国养猪业规模化进程加快,全国养猪超过100万头的企业数量从5个增加到2023年的31个。随着全球生猪大国猪周期波动减弱,中国畜牧业未来也将如此。未来,我国畜牧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仍是“科技创新”,同时畜牧业也持续受国内需求、国内生产和国际贸易三个不确定因素影响。
温氏股份副总裁张祥斌分享了温氏先进的养殖技术与模式。他表示,温氏集团去年营业收入接近900亿,今年有望突破1000亿大关,其中肉猪业务占比51%,肉鸡业务占比38%,肉鸡产业链垂直布局迅速,水禽业和蛋鸡销售也有显著表现。他表示,“创新是温氏发家致富的根本”,通过“产学研”深度结合,温氏已拥有自研猪基因芯片和国内最大黄羽鸡育种基因库,建立了多项净化技术和前瞻性环保治理模式,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此外,温氏首创“公司+农户”模式,正在推动向“政银企村”多元主体发展,带动了云浮全市522个行政村村集体年收入增长。通过全产业链发展策略,温氏产品形态多样,运输半径不断拓展,年产值约18.6亿元,
温氏股份副总裁 张祥斌
人工智能在养殖圈“大火”,但它应当如何应用于生猪养殖?中小型企业要不要做人工智能?
勃林格殷格翰猪业务整合健康管理业务负责人朱峰为大家提供了一些解答,他表示,生猪养殖业正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精准生产成为趋势。人工智能在生猪养殖中可应用于饲料营养、查情繁育、疫病健康、生物安全、环境控制及资产管理,在优化料肉比、控制母猪采食体重、标准化繁育管理、量化猪群健康值预警、监控流动确保生物安全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但中小型企业因人手充足,可考虑仅在核心模块布局人工智能,以提升整体效能与管理水平,推动生猪养殖业的智能化发展。
勃林格殷格翰猪业务整合健康管理业务负责人 朱峰
在成本至上的时代,疾病净化至关重要。伪狂犬病毒阳性猪的淘汰给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然而使用阳性母猪也可以生出阴性后代?
江苏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熊慎苏表示,自2011年伪狂犬病毒株变异后,传统疫苗保护力下降。使用高效疫苗--TP株活疫苗,可以实现猪伪狂犬病净化,并不需要淘汰阳性母猪,使用阳性母猪也可以生出阴性后代。同时,建议猪场应该尽可能扩大生物安全半径,加强防控措施,确保猪群健康。最后,他表示变异后伪狂犬病毒对人的感染毒力增强,呼吁猪场工作人员应做好自身安全防控。
江苏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熊慎苏
市面上圆环支原体联合疫苗生产厂家众多,那养殖端如何评估和选择该疫苗呢?
硕腾(中国)猪事业部战略客户技术服务主任吴竞表示,养殖端进行实验室层面的疫苗评估成本较高,可以从从三方面入手评估圆环支原体联合疫苗,一是安全性能评估,观察接种时应激、死亡情况;二是从生产性能评估,观察临床表现、记录死淘原因和情况、记录断奶和出栏时体重、记录料肉比、进行药物使用统计等;三是也要适当关注实验室评估标准,最后根据所有指标算一笔经济账。
硕腾(中国)猪事业部战略客户技术服务主任 吴竞
史记生物技术服务总监牛如广表示,“数据是育种的基础”,大数据育种技术应用在史记公司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覆盖养殖全过程,史记收集了大量高质量的生产信息、性能测定和基因组分析数据,为科学育种提供了坚实基础。公司利用自动化测定站、数字化精准饲喂器、AI自动在线评级等先进设备,实现了数据实时上传和精准评估。这些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史记育种效率,目前史记纯种猪的断奶成本是230左右,二元猪成本会更低。
史记生物技术服务总监 牛如广
“加大集团种猪质保365天,保险公司都不敢做的事情,我们加大去做”,加大集团副总裁吴灿文说道。他表示,目前种猪售后商客矛盾非常严重,加大集团决心重塑种猪售后标准。加大每年在育种上的投入超过1000万,已拥有集“大体量高性能基因种群、现代高端猪舍体系、健康管理体系、育种技术体系、先进育种设备、持续稳定的育种团队”为一体的可持续育种模式。另外,他提到加大会将终端屠宰数据纳入育种技术体系内,目前加大高繁纯种猪产子数已超17.8头,高于国家16.5头的标准。他表示,加大有能力和实力重塑种猪标准。
加大集团副总裁 吴灿文
在《农财宝典》新牧网总编辑彭进的精彩主持下,一场别开生面的圆桌论坛顺利举行。此次论坛特邀6位农牧业专家、企业家,共同围绕“猪业新趋势与新机遇”的热门话题,展开了深入而富有远见的讨论。
圆桌论坛现场
圆桌嘉宾:(从左到右)
主持人:彭进 《农财宝典》新牧网总编辑
嘉宾:张祥斌 温氏股份副总裁
刘思当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姚辉德 广东德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彭春雨 嘉吉动物营养(中国)乳仔猪料品类负责人
张向明 德康集团市场总监
潘中术 史记生物华南服务中心总经理
12月10日,会议精彩内容将继续呈现以及风云榜揭晓,欢迎关注。
原创声明
撰文:张艺倩
来源:《农财宝典》新牧网
编辑:龙振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