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古今丨酒能助“性”?中医专家:这是最大的误解!

广东省中医院 2025-10-07 09:50

【男科古今】专栏由广东省中医院陈志强教授带领男科团队主创,针对“难(男)言之隐”,宗上工之旨,博古采今,奉上专业指导与建议,为男性健康保驾护航。

本期作者

案例分享

男科古今

32岁的王先生是某公司销售经理,因“性生活时间缩短伴性欲减退半年”来到广东省中医院男科陈志强教授门诊就诊。王先生自述因工作原因需要频繁应酬,每周有3~5天都在酒桌上度过,每次白酒酒量约半斤左右。

半年前开始,王先生发现自己在性生活中表现不佳,从原本的10分钟左右缩短至2~3分钟,且晨勃次数减少,性欲明显下降。同时伴有腰膝酸软、乏力倦怠、头晕耳鸣等症状。他曾自行服用“壮阳药”暂时改善,但效果不持久且作用越来越弱。

既往单位体检显示:谷氨酰转肽酶(GGT)98U/L↑,甘油三酯3.2mmol/L↑,腹部彩超提示轻度脂肪肝。

陈教授为王先生进行进一步四诊:除了上述主诉以外,面色疲倦,皮肤偏油,平素怕冷,肛周时有潮湿不适,大便烂,小便稍频,夜眠一般,多梦。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

明确诊断:

中医诊断:1.早泄(脾肾阳虚,湿蕴于内);2.酒癖。

西医诊断:1.早泄;2.酒精性肝损伤。

陈教授详细询问病史后指出,王先生的问题可能与长期大量饮酒密切相关。补充男性激素5项与阴囊彩超检查。治疗上当务之急是节制饮酒,同时健脾化湿,补肾固精。

补充检查未见异常。经过2个月的中药调理和严格限酒,王先生的性生活时间恢复,性欲改善,相关症状明显减轻。复查生化肝功能指标也趋于正常。

健康科普知识

男科古今

“酒能助性”的假象与真相

很多人认为饮酒可以“助性”,这种观念其实存在误区。短期少量饮酒,可能产生的“助性”效果:

降低大脑皮层抑制,缓解紧张焦虑;

暂时提升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

延缓射精时间(因感觉迟钝)。

但这些“好处”只是暂时的假象,随着饮酒量增加和饮酒时间延长,其对性功能的抑制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酒精如何“败性”?

《黄帝内经》曰:“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指出醉酒后性生活对身体损害较大。

1. 内分泌系统干扰

长期饮酒会抑制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功能,直接导致:

睾丸酮水平下降(酒精及其代谢物对睾丸间质细胞有直接毒性);

雌激素水平相对升高(酒精促进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

促性腺激素分泌受抑制。

研究表明,慢性酒精中毒者中,30%~65%有睾丸萎缩,40%出现阳痿,34%~65%出现性欲减退者。

2. 神经系统损伤

长期饮酒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影响阴茎神经传导;

酒精干扰神经递质平衡,影响性兴奋传导;

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勃起和射精控制。

3. 血管功能损害

酒精直接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减少一氧化氮(NO)生成;

导致阴茎海绵体血管扩张功能障碍;

长期饮酒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影响阴茎血液供应。

中医如何看待饮酒与性功能关系?

1. 酒性热而质湿

适量饮酒可温通血脉、畅达情志;

过量则酿生湿热、损伤脾胃。

2. 酒毒伤精耗气

长期饮酒暗耗肾精,导致精少不育;

损伤肾阳,致阳痿不举;

扰乱精室,致早泄滑精。

《本草纲目》明确指出:“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

3. 湿热下注,宗筋弛纵

酒湿郁而化热,湿热下注前阴;

导致阳痿、早泄、阴囊潮湿等症。

酒能怡情,亦能伤身。长期过量饮之,是以酒为浆、以妄为常,实为自损之举。酒精既直伤肝脏,亦为男科疾病“隐形推手”——暗耗肾中精气,扰神经血脉之序,致宗筋失养,终使性功能减退。临床中,因酒致痿、致泄者屡见不鲜。望男性朋友守“小酌”之度,护身心康健。

更多专业问题,请关注“广东省中医院男科”微信公众号,或通过“广东省中医院服务号”挂号男科专家咨询问诊。

广东省中医院男科

广东省中医院男科起源于1988年开设的前列腺炎专科门诊,经过三十多年的传承创新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临床疗效显著、中医特色明显的品牌科室。

专科拥有广东省名中医等高级中医人才,一方面系统整理中医古籍,充分挖掘和继承前人先贤的诊疗经验;另一方面,结合中西医现代研究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症病同治”学说以及“前列腺癌分期论治”学说,丰富了中医男科理论,在少弱畸精子症、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癌、男性性功能障碍等方面均取得较好疗效。专科也充分发挥微创技术优势,开展显微和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手术,显微输精管复通手术、精囊镜手术、显微取精手术等对因治疗措施,与中医特色治疗协同增效。

专科年服务患者超10万人次,在大德路总院、二沙岛医院、大学城医院、芳村分院均设有门诊。

初审 | 张靓雯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