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摸清村集体收入情况,我们调研组走访了市内4个县(市、区)、12个乡镇(街道)、25个行政村、10间企业,还到市外3个县现场学习……”10月24日,阳江市委组织部、阳江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组织召开调研成果展示会,160名“培苗强基”干部和在村任职选调生通过点题调研形成的20份高质量报告集中亮相。
风尘仆仆的调研足迹,写满了各个县镇村的田间地头;20份带着泥土气息的调研报告,凝结着300多份问卷和50多份相关材料的深度思考——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笔尖记录实情,在三个多月的基层淬炼中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长答卷”。
今年7月,阳江市委组织部联合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紧扣“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创新推出点题调研机制,围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文旅融合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等9个重点课题,组织20个调研组深入全市各镇(街道)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采用“‘培苗强基’干部+在村任职选调生”组团模式,由担任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的“培苗强基”干部带头,根据工作经历、专业特长和地域特点,科学配置调研力量。同时,充分发挥镇级“工作导师”、村级“实践导师”和县级“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业务导师”的帮带作用,在思路指导、数据分析和协作联系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历时3个多月的调研中,各调研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的跑遍了阳江市内所有典型镇村,有的专程赴市外典型县学习交流。年轻干部们通过“摸情况、找问题、查症结、提对策”,形成了20份“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调研报告。阳江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金在成果展示会上点评指出:“调研报告有情况、有问题、有分析、有对策,数据链齐全,显示出年轻干部对农情、社情的深入了解。”
为确保调研质量,阳江市委组织部和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业务科室负责同志于8月中旬下沉各调研组,现场指导优化调研方法、补充佐证数据、完善报告结构。此外,通过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邀请专家点评,并以节目访谈、村民会议、打油诗、朗诵等生动形式展示成果,有效提升了年轻干部的调查研究、文字写作、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近年来,阳江市委高度重视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将其纳入全市干部梯队建设“789”计划的重要内容,持续实施“培苗强基”计划和“新苗”计划。今年9月,阳江市委组织部专门出台《关于建立阳江市年轻干部交流协作机制的工作方案》,鼓励年轻干部主动点题破题、积极揭榜破题,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此次点题调研活动作为制度性抓手,已连续开展两年,成为推动年轻干部深入基层、提升履职能力的重要平台。
撰文:张嘉元 杨天喜
图片:受访单位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