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中国电影蓝皮书2025》《中国电视剧蓝皮书2025》首发式暨中国电影电视剧发展论坛在第3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协办。
论坛上,来自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陈旭光教授发表了题为“2025年度中国电影蓝皮书暨文化地形图:产业与艺术”的主题演讲。他以2024年度十大影响力电影为案例,从产业、艺术与技术等多维度,探讨了中国电影的创新路径、AIGC技术赋能下的产业升级趋势以及中外、中日影视合作的新可能。

陈旭光。
陈旭光指出,2024年,中国电影人在挑战中“破雾”前行,产业呈现出几大鲜明特征:新锐女导演崛起,女性视角、女性意识充满活力;新老代际导演共同耕耘,形成多元的创作生态。在内容层面,现实关注、家庭伦理、类型拓展与想象力消费成为关键词,其中纪录电影、艺术电影令人欣喜,喜剧与动画电影表现尤为突出。
他特别提及《哪吒2》与《黑神话:悟空》所创造的“神话”,提出了“单部电影超百亿”的“后哪吒”电影如何拍的严峻问题,也启示了影游融合与动游融合也许会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来自浙江大学传媒学院的范志忠教授则对《中国电视剧蓝皮书(2025)》进行了解读。他从2024年电视剧的备案与发行数据切入,以《我的阿勒泰》《山花烂漫时》《南来北往》《小巷人家》《玫瑰的故事》等代表性作品为例,剖析了行业在挑战中的转型之势。他指出,既直面社会现实,又弘扬真善美、展现人性光辉的现实主义创作,日益成为电视剧创作的主流。

范志忠。
与此同时,范志忠强调,“IP改编”已成为电视剧创作中一股不可逆转的浪潮。他以2024年央视重点推介剧中改编剧占比近六成为例,指出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被成功搬上荧屏,标志着IP改编已进入多维开发的新阶段,其模式创新与内容深度为市场注入了新活力。
来自东京大学的刈间文俊教授也受邀亲临会场。刈间文俊是研究中国当代问题、中国电影史的重要专家,他于1985年撰写的《中国电影通史》是日本首部系统研究中国电影史的著作。活动现场特别安排了赠书仪式,陈旭光教授与范志忠教授向刈间文俊教授及东京大学相关中国电影研究机构赠送中国影视蓝皮书。
据悉,中国影视蓝皮书项目至今已历时八载,共推出8卷16本。此次新书选择在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首发,标志着中国影视学术研究与全球顶级电影节展的深度融合再度深化。
南方+记者 刘长欣
通讯员 陆长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