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兴村“柚”产业——走进南福金柚种植基地。
梅州市梅县区是全国最大的金柚商品基地,说到梅县金柚不得不提雁洋镇南福村。这个小村落金柚年收入超5000万元。
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推动下,村民依靠种好一棵柚子树,生动诠释“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
年入超5000万
南福村柚山就是金山
位于雁洋镇中部的南福村,是梅州较早进行金柚规模化种植的村庄。20世纪80年代,梅州大力推进“耕山致富”,通过免费发放肥料、种苗的形式,鼓励引导群众种植沙田柚,南福村开始规模种植沙田柚。
小柚果,大产业。发展柚果种植40多年来,南福村金柚种植户450户,金柚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建起了南福金柚种植基地。
基地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立柚农与果商的对接平台,为柚农提供产、供、销服务。聚焦农业现代化建设,基地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新技术,对金柚种植实施数据化、标准化、规范化智慧管理。村民通过手机APP即可实时监测种植环境,远程完成淋水、施肥等操作,大幅节省人力物力。大数据平台则为果农提供产销全链条信息服务。
以金柚产业为纽带,南福村还串联起文化和乡村旅游,把游客引进来、留下来,让农民变“一季卖果”收入为四季综合收入。
小柚果 大产业
梅州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9亿元
作为全国重要柚子产区,小小柚果已成为梅州村民致富的“金钥匙”,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9亿元,带动10余万农户增收致富。
梅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其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土壤中富含硒等微量元素,且呈弱酸性,恰是柚树生长的理想环境。
好山好水育好柚,正是这方独特的水土,孕育出了梅州柚与众不同的风味,也成为它赢得无数消费者青睐的味觉密码。
梅州发展柚果种植,有着深刻的现实考量。过去,“山多地少”曾是束缚梅州发展的“桎梏”,发展之路亟待破局。
20世纪80年代,梅州提出“向山进军”“靠山吃山”“吃山养山”的发展思路。数十年来,梅州客家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耕山致富、向山图强,将“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制约,转化为驱动乡村振兴的独特优势。
通过开荒种柚,梅州柚农将绿水青山真正变为金山银山,逐步走上致富之路。
以梅县区为例,公开数据显示,当地有柚农5万多户,金柚产业带动人均年收入超1万元,占农业人口人均年收入的40%,在主产镇中更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80%以上。不少柚农因此盖起了“金柚楼”,开上了“金柚车”。金柚,已成为农民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如今,梅县区已是全国最大的柚类商品化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享有“中国金柚之乡”美誉。
放眼全市,梅州柚种植面积已达65万亩,从业人数超过100万,梅州柚产量占全省的90%、全国的五分之一,成为全国第二大、广东最大的柚子产区。
经过多年深耕,梅州先后荣获“中国金柚之乡”“中国蜜柚之乡”称号,梅州柚品牌声名远扬。
如今,梅州柚不仅走进全国千家万户,更远销欧洲、加拿大、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飘香世界的“中国味道”。
统筹:陈戈 谷立辉 曾强 姚瑶 张盛良 陈丹佳
文字:唐林珍 马吉池 魏丽文 张柳青 汪祥波 张俊 魏钰
图片:何森壵 杨斐君 许舒智 陈锴进 曾亮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