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共舞”!
第17号台风“米娜”
第18号台风“桦加沙”
第19号台风“浣熊”
已生成
台风最新消息
“米娜”将于19日下午至夜间登陆
19日08时,今年第17号台风“米娜”(热带风暴级)中心位于广州东南方向约270公里的南海东北部海面上,也就是北纬22.3度、东经115.8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 2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0百帕,六级大风范围半径约460公里。预计,未来24小时内“米娜”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并于今天中午至夜间在我省陆丰到斗门一带沿海登陆。
受其影响,广州市19-21日有一次暴雨局部大暴雨降水过程,陆地风力加大至6~9级,港区和高地风力8~10级。目前广州各区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已生效,广州港1-2号港区台风3号风球、3-4号港区台风2号风球正在生效。请密切关注我台发布的最新预报预警信息,继续做好各项防台措施。(广州市气象台2025年09月19日08时57分发布)
广州风力实况:目前广州市各区大部出现阵风4~6级,港区和高地阵风4-5级;目前,各区台风蓝色预警信号,1-2号港区台风3号风球、3-4号港区台风2号风球正在生效中。
大风预报:19日08时至20日08时,南海北部和东部、台湾南部沿海、福建南部沿海、广东沿海将有6-7级大风,阵风8-9级,其中,广东中东部沿海、南海东北部的部分海域风力有8-10级,阵风11-12级。
降水预报:19日08时至20日08时,福建东南部、广东中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广东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250~300毫米)。
三个台风一天内相继生成
原位于菲律宾以东洋面的热带低压已于18日20时加强为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热带风暴级,英文名:Ragasa,名字来源:菲律宾,意义:快速移动)。
根据中央气象台目前的预测,“桦加沙”的强度最强可达超强台风级,或许会成为今年来最强台风,并且它是奔着华南而来,广东更需注意防御。
原位于西北太平洋远洋的热带扰动已于18日20时加强为今年第19号台风“浣熊”(热带风暴级,英文名:Neoguri,名字来源:韩国,意义:狗)。
注意!
台风“桦加沙”将以15-20公里的时速向偏西北方向移动
强度逐渐增强
23日进入南海
强度可达超强台风级
随后趋向我省中西部到海南省东部海面
24-26日严重影响我省
广东多地紧急通知停课
01
惠州多地发布停课通知
惠城区
据惠城区教育局18日发布通知,惠州市气象台9月18日19时11分将惠城区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升级为黄色,依据《惠州市教育系统应对台风暴雨停课实施细则》,9月19日全区各学校(含中职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停课一天。请各校(园)、校外培训机构通知师生家长做好防风防汛措施,切实保障孩子居家安全。
惠阳区
惠阳区教育局发出通知,受台风天气影响,19日全区幼儿园、中小学校停课。
惠东县
惠东县教育局发出通知,9月19日全县学校(含高中)、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停课。请广大师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具体复课时间惠东县教育局将根据气象部门的气象发布确定。
仲恺高新区
根据气象部门最新研判,18日晚至19日凌晨仲恺高新区受台风影响较大。经综合研判,各学校、幼儿园9月19日开始停课(包括高三),具体复课时间将根据气象部门的气象发布确定。
大亚湾
大亚湾开发区管委会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局发出通知,受台风天气影响,9月19日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停课一天。请广大师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具体复课时间区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局将根据天气情况作出进一步通知。
02
汕尾全市停课
9月18日17时30分,汕尾市教育局发出临时停课通知:
汕尾市城区、红海湾、海丰县已经升级为台风黄色预警,经研究,决定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校外培训机构于9月19日全天停课,各地各学校要按照《汕尾市台风暴雨极端天气学校停课安排指引》落实停课措施,及时将停课安排通知到每一位学生及家长,并加强安全教育,提醒注意防范台风天气。寄宿制学校要妥善安排学生离校,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集体活动。各地各学校要严格落实值班制度,保持通信畅通,如有突发情况及时报告。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短时暴雨、防雷、防大风应急防御工作,气象部门做好人工防雹作业准备并择机进行作业;
2.驾驶员通过积水路段应减速慢行确认安全后再通过,交管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和积水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和交通引导;
3.户外人员应减少或暂停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选择进入抗风能力较强并具有防雷措施的建筑内,同时关闭门窗远离危险电源;
4.机场、铁路、高速公路和水上交通等单位应采取限飞、限速或暂时关闭等措施保障人员和交通安全,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回港规避,加固港口设施;
5.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必要的排涝措施和对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准备。
台风来临
收到台风预警该怎么做?
↓↓↓
来源丨广东应急管理、广州天气、广州广播电视台、广东安全生产杂志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