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紧日子,谨防三种错误认识

南方评论 2025-09-19 07:16

文 | 王庆峰

近年来,“过紧日子”成为一个高频词。

党中央反复强调党政机关要“带头过紧日子”“习惯过紧日子”。今年5月,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螺栓”。

与此同时,“吐槽”的声浪也时常泛起。有人把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与激发干部工作效能、带领群众过好日子、大力提振消费对立起来。这是对过紧日子的三种错误认识。

过紧日子,必须廓清思想迷雾,确保政策执行不偏离方向、不走样变味、不变形扭曲。

02:00

过紧日子,谨防三种错误认识

(一)

第一种错误认识,是将“紧日子”与“苦日子”等同起来。

过紧日子,顾名思义,就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但一些地方却简单地把“紧”理解为“省”,一律采取“捂紧钱包不花钱”的压减方式:

有的瞄准办公经费,过度简化办公条件,“设备能用就烂在工位上”;有的砍向培训支出,美其名曰“让员工自学成才”;有的盯上了福利待遇,工资、绩效奖金一减再减;有的甚至在一些重大项目上也掐头去尾,导致工作难以推进、项目迟滞不前。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此过紧日子,是将厉行节约异化成了“没苦硬吃”。时间久了,一些基层干部也难免有怨言,能省就省,能推就推,能不干就不干,把紧日子过成了懒日子,精打细算变成了敷衍塞责

过紧日子不等于“一刀切”,而是“切一刀”。究竟切在哪儿?

《条例》说得很清楚,“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工作会议一律不摆花草、不制作背景板”“严禁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过紧日子的根本目的是“杜绝奢靡”,而非“禁止合理支出”。

(二)

第二种错误认识,是把“紧日子”与“好日子”割裂开来。

这种言论认为,“过紧日子是财政困难的无奈之举”,不仅捂自己的钱包,而且勒群众的裤腰带,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抠抠搜搜,削减开支,导致公共服务缩水。

过紧日子不是一阵风、运动式的暂时之计,更不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财政紧张的权宜之计。认为紧日子不可能有好日子,显然是模糊了“紧”的意义和目的。

一方面,过紧日子是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的一贯要求。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论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都要保持下去。

另一方面,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根本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党政机关多节约一分钱,就可以在民生领域多投入一分钱,就能将有限的资金资源用在人民群众和国家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会过日子”与“过好日子”,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让党政机关坚持从严从简,腾出更多资金支持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百姓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

(三)

第三种错误认识,是把“紧日子”同“促消费”对立起来。

一些网友不解:各地都在密集出台提振消费的务实举措,但又强调党政机关要带头过紧日子,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想一想,从以旧换新的国补政策,到各地的消费专项行动,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支持。钱从哪里来?正是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压缩不必要开支、严控“三公”经费,才有更多资金用在“刀刃上”、花出真效益,助力点燃消费“引擎”。

同时也要看到,过紧日子不是主张“不消费”“少消费”,而是倡导让每一笔支出都更理性、有意义。从“小份菜”“按需备餐”蔚然成风,到年轻人“拼车”“拼单”“拼房”,再到闲置交易推动物品循环利用……这些改变,说明过紧日子与理性消费高度契合。

“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过紧日子同进行正常消费、促进市场繁荣非但不违背,反而是助推器。当政府有了更多投入,消费者也更加理性,就能在更大层面释放消费潜力,优化消费环境,推动消费升级。

(四)

会过紧日子,过好紧日子,才是真本事。

过紧日子既是一种纪律要求,也是一场能力考验。如何在有限经费里抠效益、在合理开支中求实效?关键在“精准”二字。

该省的必须省。《条例》既从一餐饭、一杯酒等细微之处抓起,也直指重大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浪费,从严从紧控制非重点、非刚性、非急需支出,坚持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党政机关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紧”的功夫下在严控浪费、剔除虚耗上,压缩冗余会议经费,杜绝铺张公务消费,砍掉“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该花的必须花。不能以过紧日子为由,将正常的基层工作经费、干部薪酬待遇一减了之,更不能降低公共服务质量。要适度放宽民生领域、发展关键环节的投入空间,办好就业、教育、养老、医疗卫生、住房等民生实事。要多做“加法”,盘活现有资源、挖掘潜在价值、拓展合理渠道,让存量资源创造更多增量价值。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党政机关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带头过紧日子、习惯过紧日子,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紧要处,就一定能把紧日子过成好日子、富日子。

编辑 傅倩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