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新丰板岭村:一年焕新,蝶变背后有“实招”

作者 范永敬 2025-09-11 17:29

从“杂物堆满地、泥路难行”到“房美树绿、产业兴旺”,在“百千万工程”春风的强劲吹拂下,新丰县丰城街道板岭村用一年时间实现了“逆袭”。如今,走进这个小山村,处处可见村民生活“变甜”的鲜活图景,其蝶变之路也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板岭村的转变,始于人居环境的彻底整治,而党员干部的“带头干”是关键推动力。据板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美珍介绍,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班后,党员干部主动认领责任区,带头清理房前屋后杂物、拆除破旧设施。党员的行动带动了村民的参与热情,全村累计开展30多场整治行动,960多人次投身其中,共拆除2200平方米破旧泥砖房、清运80多吨垃圾,就连房前屋后的角落也都种上了鲜花。

为巩固整治成果,村里还配备了3名保洁员、设立1个垃圾中转站,通过常态化管理实现“常态净、持久净”,村民的环保意识也随之提升,居住环境愈发舒适。村民朱远固对此深有体会,他提到过去村里道路坑洼,下雨时溅泥积水,如今不仅铺上了沥青路,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晚上出门亮堂又安全,满是对村容村貌巨变的欢喜。

环境“净”了之后,板岭村进一步推进“美”的建设。按照“一村一规划”要求,村里84栋农房完成外立面改造,穿上兼具客家传统韵味与实用功能的“新衣”——屋顶改成斜坡设计,既提升了房屋防雨性能,又彰显了客家建筑特色,得到村民一致认可。

同时,村里实施“见缝插绿”,在主干道旁种植1850多棵桂花、黄皮树,打造了2公里长的环村绿道,绿化覆盖率达80%。此外,765万元投入建设的9个基础设施项目,让村委门前道路拓宽、路灯点亮,村民出门彻底告别“看天走”的日子。如今漫步板岭村,抬头是青瓦,低头是绿植,随手一拍都是风景画。

在实现“环境美”的基础上,板岭村更聚焦“产业兴”,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云岭高山花卉合作社在村里打造了500多亩花卉基地,主要种植凤梨、白掌等。据了解,该基地年产销花卉180万盆,年产值超2000万元,直接带动120多名村民家门口就业。村民陈习和以前靠务农为生,现在在花场工作,每月能挣3000元左右,还能兼顾照顾孩子,日子过得踏实安稳。

合作社负责人朱升平透露,此前村里道路窄、弯道多且颠簸,运输车辆进出不便,稍不注意就会损坏花卉,运输问题曾是产业发展的 “烦心事”。不过,这一问题即将解决——今年村里计划修建4.6公里花卉产业路,道路不仅平整宽阔,还配套排水设施,将为花卉运输提供便利,也为合作社进一步做大做强花卉产业筑牢基础。

从“环境美”到“产业兴”,从“人心齐”到“日子甜”,板岭村的蝶变,正是千万个典型村培育的生动缩影——只要扎扎实实干,小村子也能谱出大幸福。朱美珍表示,乡村振兴不是口号,而是靠一锹土、一块砖、一件件实事干出来的,接下来村两委将继续往实里干,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越来越有盼头。

南方+记者 范永敬

通讯员 罗丽珠 段志胜

编辑 杨韬
校对 叶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