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成功登陆科创板的科技公司影石创新,近日交出了上市后的首份中期财报。这份财报数据背后,隐现出其发展狂飙态势下的减速迹象。
影石创新作为运动相机及全景相机领域的头部厂商,在2023年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中,市场占有率高达67.2%,其创始人刘靖康更是首位在科创板敲钟的90后。
财报显示,影石创新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51.17%,达到36.71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然而归母净利润却仅微增0.25%,为5.2亿元,公司毛利率维持在51%的较高水平,但净利率却仅为14%,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这一现象背后,是研发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较大增长以及存货周转效率下滑等潜在隐忧。
盈利层面,影石创新营收的高速增长与净利润的停滞不前形成了鲜明反差。报告期内,影石创新营收增长主要依靠消费级全景相机的强劲销售,该板块收入达31.6亿元,同比增长53.8%,同时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的不断拓展也助力明显,境外收入占比高达72.38%。但令人意外的是,归母净利润增速仅0.25%,扣非净利润增速更是低至0.06%。回顾2023年和2024年,影石创新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03%、20%,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公司毛利率虽保持在51.22%,但净利率却同比下降了7.2个百分点,降至14.16%。
影石净利数据 南方+ 李荣华制图
影石净利数据 南方+ 李荣华制图
净利润增速骤降、利润率收缩的主要原因在于研发费用的大幅提升。上半年,影石创新研发投入高达5.62亿元,同比增长100.35%,占营收比重从去年同期的11.55%提升至15.3%,这一比例显著高于行业均值,也体现出公司对研发的高度重视,以及通过研发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决心。
从财务健康角度来看,影石创新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但存货周转率方面存在隐忧。公司资产负债率仅为30.47%,处于行业低位,流动比率为2.9,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的覆盖倍数达到21.5倍,这显示出公司具有优异的短期偿债能力。然而,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滑60.22%,降至2.41亿元,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备货的增加。此外,公司存货周转率为1.43次,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表明公司在库存管理效率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业务结构上,影石创新目前产品仍以消费级设备为主导,新业务尚处于培育阶段。公司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贡献了85.91%的营收,依旧是核心收入来源,而专业级设备、配件业务占比较低。
这或许正是影石创新急于跨界进军无人机领域,试图与行业巨头大疆竞争的原因。根据中报,公司正在积极拓展新业务线,包括推出自有无人机品牌以及合作孵化的“影翎Antigravity”全景无人机。但目前这些产品尚处于公测阶段,还未量产和发售,因此对2025年的业绩贡献有限。影石创新认为,无人机品类具有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而全景无人机作为一个全新品类,能够开拓传统相机和无人机无法触及的全新应用场景,吸引新用户,创造增量市场。
从本次中报中还可以注意到,影石创新关联交易激增,费用管控面临挑战。2025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从900万元大幅增至4700万元,增幅高达422.22%,这就需要关注交易的公允性以及是否存在潜在利益输送风险。此外,高额的研发费用投入如果不能有效转化为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以及毛利率的增长,可能会持续挤压公司的利润空间。
总体来看,影石创新中报呈现出“高营收增长、低利润兑现”的特征,这反映出公司在技术投入与市场扩张阶段的战略选择。短期内,公司财务风险可控,但存货管理效率的下降以及费用的攀升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今年上市以来,影石创新股价一路高歌猛进,截至8月28日收盘创上市以来新高,但在8月29日开盘后,影石创新股价一度下跌逾9%。
对于影石创新的未来发展,市场需要重点关注无人机等新业务线的商业化进展以及盈利贡献情况,研发投入能否有效转化为毛利率的提升,存货周转率以及现金流的改善情况,还有关联交易在实际业务中的合理性及财务透明度。
撰文/制图:南方+记者 李荣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