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码吉祥物背后的美学密码|“暑来宝”美学课⑤
8月27日上午,“暑来宝——爱上美术馆暑期艺术奇妙之旅”(制造美学篇)第五场活动如期举行。本次活动带领学员们走进吉祥物的创作世界,探索它们从概念走向现实的美学历程。
活动特邀迷尼玩具公司为大家揭秘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的制作工艺,并由禾沐美术馆分享第十五届全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与“乐融融”的设计理念。现场还设置了手绘体验环节,让小学员们在创作实践中感受创意与美学的碰撞。
揭秘吉祥物的诞生
一只毛绒玩偶是如何诞生的?
“从画图、剪裁、车缝,再到修改与充棉,一步步将一个可爱的毛绒玩偶呈现出来。”迷尼玩具有限公司经理周森雅在现场揭晓答案。
迷尼玩具公司隶属于广东车车文化有限公司,专注于毛绒玩具生产领域。母公司车车文化致力于大型体育赛事特许产品的设计、开发与销售,曾是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的二次开发负责商,让“东莞造”在全世界出圈。
周森雅以“拉伊卜”为例,提出了两个有趣的问题:“如何让一个无手无脚的吉祥物稳稳站立?又如何用毛绒工艺还原它在空中飞翔的灵动姿态?”
周森雅解释道,制作时选用白色布绒裁剪头身,以双面刺绣精细绣出五官。内置布袋,充棉拉紧后塑出立体鼻形,最后经挑型整理,生动还原“拉伊卜”飞翔姿态。“像是一片会飞的小馄饨皮!”现场的小学员们惊叹道。
“在将平面图像转化为立体实物的创造过程中,每一步都离不开精巧的工艺处理,能够让孩子们体会到东莞制造蕴含的美学与匠心。”周森雅说,“毛绒玩具不只是产品,更是陪伴和情感的载体。它帮助孩子把虚幻的概念变为可触摸的现实,激发创新思维。”
点燃创意“火花”
禾马君作为第十五届全运会吉祥物设计团队负责人刘平云教授的学生,带来了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的“喜洋洋”和“乐融融”。
这两个吉祥物造型活泼、寓意亲和,凝聚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气息,一亮相就萌翻全场。禾马君还展示了设计手稿,并分享了背后的创作理念与构思过程。
随后,学员们领取小木板和画材,尝试亲手绘制心中的吉祥物,并融入东莞本地的风景与文化元素。
禾沐美术馆主理人郑菁沐不断鼓励小朋友大胆下笔、自由表达。学员们脑洞大开:有的描绘海豚举重、跑步,呼应东莞体育强项;有的绘制海豚乘坐火箭、冲浪、打羽毛球等动态场景;还有孩子在画面中加入西城楼、烧鹅、荔枝等东莞特色元素,并写下了“十五运会”“中国加油”等祝福文字。
八岁的郑梓曦画出了“喜洋洋”打篮球和“乐融融”冲浪的动态场景,还工整地写上“东莞加油”。她分享道:“我经常来美术馆参加活动,这样的课程能培养我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完成作品后,每个孩子还可带一块空白木板回家继续创作。其中十幅优秀作品将被岭南美术馆收藏。
禾沐美术馆此前多次与岭南美术馆合作。本次借助全运会的契机,让民众共同参与艺术与运动相结合的生活体验,既丰富了大众文化生活,也提升了艺术修养与运动意识。
“这次活动中涌现出许多动态强烈、故事性强的精彩作品。东莞未来的青少年动漫力量,一定会像这两只小海豚一样充满活力与激情。”禾马君说。
郑菁沐表示:“这些孩子正是东莞潮玩未来的接棒人。作为美育工作者,我们希望通过这类活动,为‘潮玩之都’东莞培育新一代原创力量,助力他们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采写:南方+见习记者 罗靖瑜 南方+记者 章倩倩
视频:刘冠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