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东莞,荔枝红满枝头,空气中浮动着清甜的果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松山湖南部片区党委结合2025年松山湖荔枝旅游消费季,开展三场以荔枝为灵感的非遗手作活动,吸引了超百名片区青年积极参与。
拓印荔枝购物袋活动特别设置了“美荔品鉴会”环节,青年们围坐品尝新鲜采摘的荔枝,在清甜果香中分享“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千年佳话,畅谈荔枝种植背后党员带头致富的乡村振兴故事。随后,参与者们巧妙利用荔枝叶的天然纹理作拓印素材,将吃剩的荔枝壳压制成特殊印章,围绕“荔枝+红色文化”“古荔树+红飘带”等主题进行创作。
当软陶艺术邂逅七一和荔枝文化,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软陶荔枝胸针制作活动中,老师介绍了荔枝节文化渊源以及荔枝相关的红色历史故事,从“贵妃红荔”的历史韵味到革命岁月的烽火记忆,让千年荔乡的红色基因在软陶艺术中重新焕发生机。在制作过程中,青年们在揉、搓、捏、塑间,将鲜红的软陶塑成颗颗“荔枝”,镶嵌于胸针之上。
“一果一香,一味一心。”荔枝的清甜,与传统香道的雅韵如何融合?在荔枝香片DIY活动中,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中国香文化,并带领参与者从荔枝壳的晾晒、研磨开始,结合艾草、陈皮等天然香料,亲手调配出专属的“荔枝香方”。碾香粉、和香泥、压香片……最终制成的荔枝香片。
从一片香到一枚胸针,从一个袋子到一份心意……三场手作让“荔枝”成为了连接传统与当下、自然与人文的文化符号。未来,松山湖南部片区党委将继续挖掘本土特色,策划更多“有温度、有故事”的文化活动,搭建更广阔的文化互动平台,让传统文化在创新实践中焕发新活力,凝聚党群合力共筑和谐幸福家园。
撰文:林逸君 韦基礼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李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