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岗美超千亩“靓荔”销售火爆

作者 罗天 2025-07-02 10:43

六七月,春州大地的颜色属于“荔枝红”。炎炎夏日,一口清爽鲜甜的荔枝让人着迷,难怪苏东坡会发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赞叹。

阳春市岗美镇那排村是广东省“一村一品”荔枝专业村,近日,该村超过1000亩糯米糍、桂味等靓“荔”上市,处处都是荔枝成熟的景象。

“我们的糯米糍清甜口感好,一口‘爆汁’,‘小核率’能达99%以上,目前已经成熟上市,欢迎大家来阳春品尝!”作为当地种植大户,阳春市农源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在各网络平台上向广大消费者发出邀请。近日,记者跟随合作社负责人的荔枝采收步伐,了解当地发展荔枝产业的生动实践。

荔枝抢“鲜”上市

赢得价格优势

掀开六月的序幕,阳春市岗美镇那排村迎来了一年当中荔枝成熟的喜悦日子。

从上空俯瞰那排村,“一湾江水绿,两岸荔枝红”的成熟景象徐徐展开。荔枝林里,一串串犹如红宝石般绚丽的糯米糍和桂味压弯了枝头,果农边采收边开吃,可谓“甜”上心头。

在阳春市农源种养合作社荔枝种植基地,合作社负责人李儒编忙得不可开交。从六月初开园以来,他就一边组织工人采摘荔枝,一边联系合作社的老主顾下单预订,产销收购“两不误”。

“今年荔枝的生长条件很好,因为今年风调雨顺,荔枝有花就有果。我们这里大概有1000亩连片的老荔枝林,一棵树可以挂果四五百斤,预计今年荔枝每亩产量约为一吨。”李儒编说。

李儒编介绍,糯米糍、桂味、妃子笑是岗美镇的三大主打荔枝品种,今年的荔枝长势很好。在李儒编的荔园里,40年以上树龄的老树占据了六成,老树出产的荔枝口感好,甜度高,品质上佳。

据悉,那排村出产的糯米糍荔枝“小核率”达到99%,肉质和口感非常好,是高端的荔枝品种。“岗美荔枝上市比较早,比珠三角地区的荔枝早五天到一个礼拜,这样价格就有优势。”李儒编表示。

农户“抱团”发展

打通稳定销路

“为了确保每一粒荔枝都能够卖得出去,并且卖个好价钱,成立合作社很有必要。”李儒编说,2019年,在他的主导下,那排村成立了阳春市农源种养合作社,带领当地2000多户荔枝种植户“抱团”发展。

眼下,正值荔枝鲜果销售季节,李儒编逐一为当地果农登记造册,秉承着“不挑果、不压价”的原则,以糯米糍每斤8元,桂味每斤5—6元的价格收购农户荔枝,建立起荔枝鲜果“产供销一体化”的销售体系,打破了当地荔枝种植各环节分散、小果农孤立的局面。

“我种植了60亩荔枝,荔枝年收入一般都有十几万元。”那排村荔枝种植户卢世锋说,合作社不仅收购那排村的荔枝,还有春城街道、岗美镇隆岗村等地的果农来这里交货,大家不愁销路,“这里稳定、销路多、不挑果,多少荔枝都要,收购价格也合适,免去了我们找销路的麻烦。”

据悉,卢世锋有40多年荔枝种植经验,是最早一批加入合作社的种植户。他坦言,在李儒编的带领下,果农都一头扎进荔枝的标准化种植和管护,荔枝鲜果的产品质量也有了显著提升。而卖不完的鲜果,李儒编也“照单全收”,加工成荔枝干、荔枝饮等更多元化、高附加值的荔枝产品,让那排村荔枝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完善冷链运输

购销订单火爆

走进阳春市农源种养合作社的收购中心,现场都是各地赶来的收购商,一车车荔枝被不断运走,呈现购销两旺的场景。

“荔枝质量好,因此市场销路好,很多外地客商都来我们这儿采购。荔枝一熟就被摘走,根本不够卖。”李儒编介绍,为了确保果农利益,合作社与采购商提前沟通荔枝采购订单,再一户一户登记果农荔枝成熟度、产量等,将采购商与果农按照订单进行精准匹配,确保双方满意,“有的荔枝树熟得早能摘几百斤,就先卖;没熟的就留到下一批订单再卖。这样下来,确保每批卖出的荔枝都是最新鲜的,也有效避免了荔枝的仓储损失。”

“我这次的收购量是三万斤,以商超销售为主,销往珠三角地区。”一名收购商坦言,他已经连续几年来阳春收购荔枝,都选择在阳春市农源种养合作社收购,这里的荔枝品质有保证。

此外,电商销售渠道也已经“上线”。一名电商直播销售团队负责人介绍,他在阳春市农源种养合作社收购荔枝已经五六年了,品质一直很好。通过直播带货,阳春的荔枝还被销往上海、北京、浙江等地,每年可销售荔枝50万斤以上。

据了解,阳春市农源种养专业合作社是阳春市最大的荔枝收购集散地,荔枝采收期间,每天都有超过2万斤荔枝从这里发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

销路广了,但一颗荔枝如何跑赢时间?在“一村一品”政策的扶持下,近期,李儒编还建起了“田头冷库”,以“生鲜电商+冷链宅配”打通送货上门“最后一公里”,让新鲜荔枝得以走向全国各地。

■记者手记

从枝头甜到心头

六月的岗美,千亩荔枝林挂满“红宝石”。穿行林间,果农边采边尝,清甜汁水甜了舌尖,成熟的喜悦甜到心头。

这份甘甜,更在产业链上延伸。当地荔枝种植合作社坚持“不挑果、不压价”,让果农们不再单打独斗;订单式精准匹配、田头冷库与冷链宅配,则让荔枝带着晨露的鲜甜,跨越千万里走进全国市场。

一颗荔枝,从老树的枝头到消费者的舌尖,串联起的是农人抱团的踏实,也是新鲜直达的信任。这抹岭南红,甜了夏日,更甜了人心。

南方+记者 罗天

通讯员 春融 林桃

编辑 李婉芬
校对 吴荆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