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永汉镇三年蝶变:老街焕新里的民生温度与发展图景

龙门发布 2025-07-04 18:00

近年来,龙门县永汉镇围绕“百千万工程”部署,以基础设施升级、生态优化、产城融合为主线,系统推进城乡风貌提升与民生改善。三年来,通过“一河两岸”风貌改造、绿美生态公园建设、“三线”治理等工程,实现镇域经济与民生福祉协同提升,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永汉答卷”。

作为“百千万工程”的核心项目,永汉镇对示范主街实施全长1.85公里的系统性改造,覆盖403栋房屋、总面积7万平方米,从南昆山现有二级保护动物豹猫汲取形象灵感,打造“汉宝”IP形象,将猫文化融入城市场景,策划增龙路“寻猫之旅”创意活动,打造“永汉生活”城市品牌。

改造工程坚持“微改造”理念,保留原有建筑肌理,重点解决长期困扰居民的“顽疾”:完成主街3.6公里架空线缆下地,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对圩镇内雨、污水系统存在症结处进行整治,加快推进永汉河沿线新建2.9公里污水主管接至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

改造后的街巷既保留了原来的生活气息,又改善了居住环境。路面翻新了、路灯变亮了,还增加了停车位和休闲设施,老街巷变得更整洁、更方便、更宜居,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群众:“百千万工程”将永汉打造成了美丽的永汉,晚上特别漂亮,白天摩托车和自行车都停在停车位里,还建造了大广场,群众晚上可以散步,到健康公园休闲、游泳,大家都说好。”

永汉镇以“绿美广东”行动为契机,把城镇化进程中的“边角料”变成“金角银边”,建成了榄仔公园、七刘公园、人民路公园、城西健康公园四个绿美生态公园,融合儿童友好绿色生态空间设计,如供儿童游玩的彩色步道、秋千、跷跷板、滑梯等游玩设施,融合自然生态与休闲体验,成为居民游客出行新宠。

“百千万工程”不是造盆景,是让每盏灯都照亮群众的需求。永汉镇以大通桥为核心,重点推进“一河两岸”风貌提升改造,大通桥周边投入860万元,改造立面面积7600平方米,改造建筑共39栋,改造内容包括建筑立面、户外招牌、地面铺装、园林绿化、夜景照明等。通过外立面美化亮化,让老建筑披上新衣,既盘活了沿岸经济,又将历史建筑与现代业态串联起来,焕发新活力。同时,还升级打造特色酒吧街,点亮了河岸夜经济。

榄仔咖啡负责人李运芝:“‘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我们这边的环境有了大大的提升,包括绿化、路面,还有交通等方面有很好的改善。我们这边是属于旧城区的改造,环境提升后,我们就选择回来这里开一个咖啡厅。”

“一河两岸”与“健康公园”引入餐饮与清吧驻唱等业态,丰富了夜间文化体验,推动构建新型灯光夜市,不仅激活了经济新引擎,更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力,实现了镇域经济腾飞与民生福祉的双赢局面,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繁荣画卷。

通过美丽圩镇建设迭代升级,永汉镇以全新面貌迎接各地游客,吸引更多返乡青年、乡贤,提振企业投资信心。推动健康公园、瑞幸咖啡、初茶、层层咖啡等74个新商家落户永汉,合计投资约4700万元。

丽清酒吧负责人李一航:“‘百千万工程’开展以来,永汉镇风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圩镇“一河两岸”的统一改造,酒吧街成为了引流的好去处,而且我作为一名本地人,看见家乡有这么好的营商环境,我们就将小清吧选址在这里,让游客品酒赏景,感受豹猫小镇的别样氛围。”

“百千万工程”的关键在于让每一分投入都切实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永汉镇持续完善交通网络,开通龙门至永汉、永汉至麻榨的公交车线路,结合已有的农村客运体系让民众出行得到了保障。同时,不断提升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目前,已完成周边5个行政村村道“单改双”改造工作,提升村道23.78公里。

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永汉镇让城镇化的每一步都落在群众生活的实处,三年蝶变印证着永汉镇“百千万工程”以人为本的实施逻辑。或许这就是“百千万工程”的真谛:让经济引擎与民生温度同频共振,让乡村振兴的画卷里,既有经济增长的线条,更有烟火温润的笔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