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嘀嘀……”8月18日一大早,高州市采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打单机便开始响个不停,社长林常珍带着工人开始一天的忙碌。“龙眼鲜果进入尾声了,大家的抢购不降反增,今年热情太高了!”林常珍笑着说。
高州龙眼种植面积达33.04万亩,年产量占广东五分之一、全国十分之一,是全国最大的龙眼生产基地,高州还是世界储良龙眼发源地。
高州市分界镇,龙眼种植户正在采摘龙眼。南方+记者 张令 摄
高州市分界镇,龙眼种植户正在采摘龙眼。南方+记者 张令 摄
今年是高州龙眼鲜果营销最为活跃的一年,进湾区、闯上海,“朋友圈”不断拓展。据悉,今年高州龙眼产量约32万吨,创下近年来新高。自7月中旬上市以来,鲜果产值已经超26亿元。“今年龙眼销售节奏快,价格平稳,如今尾声售价仍然在15元/斤左右。”林常珍说。
鲜果不愁卖,干果价更高。高州还是全国领先的龙眼加工与集散中心。
这边鲜果还在热卖,那边桂圆加工炉子烧得热辣滚烫。
走进广东丹唇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崭新的生产车间,一筐筐龙眼在输送带上奔腾跳跃,排着队进入烘干舱,监控屏上温湿度曲线平稳延伸。在时间与温度的精准控制下,龙眼摇身一变成为药食同源的桂圆干,身价翻了10倍。“这是我们今年投产的全新自动化生产线,不仅效率更高,还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桂圆干的口感,你看烘干后龙眼的枝叶都还是绿的!”公司技术总监黄盛锋介绍,该炉容量突破2万斤,日处理峰值达10万斤,“相当于300亩龙眼果园的日产量!”
高州市分界镇一家工厂内,工人们在分拣处理龙眼。南方+记者 张令 摄
高州市分界镇一家工厂内,工人们在分拣处理龙眼。南方+记者 张令 摄
这样的浪潮,在数公里外的优源食品加工厂同步上演。
走进优源食品的新工厂,工人们手指翻飞,新鲜饱满的龙眼被迅速分拣、去核;隔壁烘焙房里,晶莹剔透的果肉在精准控温下,悄然蝶变为诱人的金黄。
“我们每天吸纳400多名村民集中挑果肉,日加工鲜果3万斤。”优源食品总经理陈邦伟说,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纽带,工厂与果农签订了长期订单,稳稳托住了鲜果收购价格,同时创造大量分拣、包装等就业岗位。
一名正在挑果肉的女工笑着说:“一天能挑十来盘果肉,挣百来块钱补贴家用,还能照顾孩子,很满足。”小小龙眼,成了家门口增收的指望。
“光是我们这一片,就有大大小小桂圆加工坊上百家。从本地龙眼到广西,再到越南、老挝、马来西亚,鲜果加工不断档。”陈邦伟说,这样繁忙的景象,从每年龙眼季一直持续至春节前。
优源公司以线上销售为引擎,将桂圆肉出口至港澳、欧美、中东,并供应大型商超。针对市场需求研发的柠檬桂圆肉等零食新品,实现售价与利润双倍增。陈邦伟介绍,该公司3条生产线覆盖中高端及出口规格,仅出口量每年就达70—80吨。
高州市分界镇一家合作社内,主播在打包分装现场直播售卖龙眼。南方+记者 张令 摄
高州市分界镇一家合作社内,主播在打包分装现场直播售卖龙眼。南方+记者 张令 摄
如今,高州龙眼形成“卖全球”的态势。每年本地龙眼销售季过后,加工厂随即转向收购广西、福建及泰国、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地区龙眼鲜果,加工成品后,转而销往全国,桂圆加工全年10个月不打烊。
撰文:邱茜
统筹:彭琳 刘俊
相关阅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