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关中平原的沃土孕育出踏实肯干的品格,当铁人精神的火种点燃能源报国的理想,1993年出生的孙星带着青春的热忱南下茂名,在港口流体装卸的热土上书写了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篇章,用八年扎根一线的坚守与创新,诠释了“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的深刻内涵。
青春初心:
以理想为灯,在热爱的赛道上锚定方向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铁人王进喜的铿锵誓言,在孙星的青春岁月里埋下了奋斗的种子,坚定了投身能源行业的信念。
2017年,24岁的孙星第一次走进茂名港油库时,林立的储油罐与穿梭的运输车让他心潮澎湃。“一定要在这里扎根成长,用专业和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这份初心,不仅是对专业的热爱,更藏着青年对事业的赤诚——他深知,能源是国家发展的命脉,港口储运是能源保障的关键一环,青年当在这样的赛道上贡献力量。
入党九年来,孙星始终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融入青春坐标。2021年12月,28岁的他当选茂名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2022年5月,他又当选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在省、市党代会上,他结合行业实际提出的油气储运基地建设、从业人员技能提升等建议,字字句句都藏着青年对行业发展的思考与担当。
青春拼搏:
以实干为笔,在攻坚的战场上淬火成钢
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选拔赛打响,25岁的孙星挑起茂名代表队队长的重担。训练条件不足?他带着队员改造仓库、模拟流程,把废弃场地变成“练兵场”;高温酷暑难耐?38℃的烈日下,他们穿着厚重的工装反复演练,汗水浸透衣衫却没人叫苦。最终,茂名代表队斩获省赛团体第二名,6名选手全部获奖,更培养出1名全国交通技术能手、2名省交通技术能手。“那一刻我懂了,青春的拼搏从不会白费,团队的力量能战胜一切困难”,孙星的眼里闪着光。
这份拼搏精神,在项目攻坚中愈发耀眼。疫情最严峻的2022年,孙星负责的重点项目因施工图纸滞后陷入停滞。他多次往返河南洛阳设计院,提出“分批次、分专业出图”方案,硬生生为项目按下“加速键”。面对四大项目管线无法对接的难题,他带领团队翻阅百余张图纸,梳理出65处交叉点位,通过专业软件模拟演算提出优化方案,不仅解决了衔接问题,还为后续项目预留出了发展空间。青春字典里,从没有“不可能”,只有“不放弃”。
青春担当:
以创新为翼,在奉献的征程上书写华章
“青年要在创新中显担当,在奉献中谋成长。”这是孙星的行动指南。在公司生产保运中,他协调解决投产技术问题百余项,为博贺新港区东区顺利开港筑牢技术根基;他提出的“利旧甲醇管线改造燃料油管线”方案,将燃料油投用时间提前半年,节省改造费用2000余万元,为客户减少运输成本近3000万元。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青年工程师的智慧与担当。
在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节点,孙星更是勇挑重担。负责收并购茂化实华、中机科技公司时,他白天深入现场调研,晚上查阅上千份资料撰写报告,最终助力集团完成茂名国资国企首例上市公司收购,让两家濒临破产的企业重获新生,集团资产规模增长近30亿元。青春的担当是关键时刻“顶得上、扛得住”的行动。
如今,32岁的孙星已成为“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广东省劳动模范”,他领衔的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茂名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更在202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用行动诠释“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深刻内涵。
从青涩学子到行业先锋,从港口的新航标到产业的新赛道,孙星用青春的坚守、拼搏与担当,证明了新时代青年完全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以理想为灯、以实干为笔、以创新为翼,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来源:综合整理自茂名日报、茂名市广播电视台、广东省港口协会。
编辑:萤火虫
初审:漫漫长路
复审:橙安
终审:冬冬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