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花园啦!”伴随着花瓣落下,孩子们走过“花路”,跨出“花园门”,在鲜花和掌声中告别懵懂童年,定格下潮汕“成人礼”独有的浪漫瞬间。
8月27日,汕头举办“礼承华夏 庭训启新”2025年“出花园”体验实践活动,来自海内外的52名青少年在庄重典雅的仪式中共同“走出花园、走向社会”。这场仪式,既是潮汕文化根脉的代代赓续,也是传统民俗与时代价值、文明新风交融的生动写照。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贯彻省文明办关于开展2025年“我们的节日·七夕” 主题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至今汕头已连续举办3届。
52位青少年共同体验“出花园”仪式。南方+ 张伟炜 拍摄
52位青少年共同体验“出花园”仪式。南方+ 张伟炜 拍摄
为传统仪式注入时代内涵
作为我国传统“冠笄之礼”在潮汕地区的民间遗存,“出花园”是潮汕人由少年进入青年、由家庭进入社会的一个重要仪式,每个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2018年,汕头“出花园”被列入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孩子们行“感恩敬茶礼”。南方+ 张伟炜 拍摄
孩子们行“感恩敬茶礼”。南方+ 张伟炜 拍摄
当天上午,在仪式主持人的指导下,52名青少年共同完成了“沐浴更衣礼”“感恩敬茶礼”“跳花园墙礼”“喜咬凤头礼”四道环节,体验一番潮汕民俗风情,感受浓厚的感恩情怀和责任感。随后,大家一同步出花园门,寓意青少年长大成人,以全新面貌开启美好未来。父母也为孩子送上祝福,祝愿孩子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头彩食”寓意孩子独占鳌头,以后能出人头地。南方+ 张伟炜 拍摄
“头彩食”寓意孩子独占鳌头,以后能出人头地。南方+ 张伟炜 拍摄
除了再现传统的仪式流程之外,活动还献唱了潮语原创歌曲《童谣里的父母》、集体朗诵《潮汕祖训》,并邀请包括中国好人陈振勇在内的各界楷模,在孩子心灵深处种下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的种子,实现家风家教与文明新风的传递与传承,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时代语境下的蓬勃生机。
全场诵读《潮汕祖训》。南方+ 张伟炜 拍摄
全场诵读《潮汕祖训》。南方+ 张伟炜 拍摄
在活动中,望着长大成人的孩子,陈惠斌与妻子不禁流下感动的泪水。“想起了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点点滴滴在心头,真的很感动。”陈惠斌表示,自己小时候也经历过“出花园”仪式,这次活动让孩子体验到成年人应承担的责任,让他们对潮汕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
海内外潮人共护文化根脉
活动现场展示了1933年的一封侨批,在新加坡打拼的庄澄辉先生寄给母亲的批信中嘱托“新年绍芝拾五岁,望祈大人与他出花园”。时光流转,“出花园”仪式沿袭至今,是潮汕人世世代代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对家风的传承。
八仙桌上摆放着“出花园”仪式所需的传统菜品。南方+ 张伟炜 拍摄
八仙桌上摆放着“出花园”仪式所需的传统菜品。南方+ 张伟炜 拍摄
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表示,“出花园”不仅是潮汕地区的传统礼俗,更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独特浪漫,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与鲜活注脚。每个环节、每个动作,都承载着父母长辈的美好期待,彰显孝悌仁爱的丰富内涵。
据悉,“出花园”习俗多年来随潮人的足迹传播至世界各地,成为海内外潮人共同的文化根脉传承。直到现在,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潮汕会馆都会在当地为孩童举办“出花园”仪式。其中,马来西亚柔佛潮州八邑会馆从2007年就开始举办“出花园”集体成人礼活动,在潮人社团中取得巨大反响和支持。
父母为孩子送上祝福,祝愿孩子前程似锦、未来可期。南方+ 张伟炜 拍摄
父母为孩子送上祝福,祝愿孩子前程似锦、未来可期。南方+ 张伟炜 拍摄
“孩子长大了,希望他以后有担当,能自强。”菲律宾华侨赵凯麟表示,自己儿子是出身在华侨的大家庭,也是“侨三代”,希望他永远心系家乡,情系祖国。
南方+记者 张晓宜 张伟炜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