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组合拳”靶向治理重点事故风险隐患

作者 丘想明 2025-07-17 17:00

“楼顶违规搭建,不具备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条件的,需要整改或者搬离……”日前,东莞市茶山镇应急、消防、住建、经发、网格等部门联合进行消防高风险场所的安全条件认定,对不具备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条件的相关经营主体责令整改或搬离。这是目前茶山镇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重点隐患综合治理百日攻坚行动的生动镜头。

自今年6月起,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东莞市茶山镇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为契机,聚焦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痛点难点,推动实施“茶山镇安全生产重点隐患综合治理百日攻坚行动”(以下简称“百日攻坚行动”),用一套“组合拳”靶向治理重点事故风险隐患,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高位发动

擂动百日攻坚号令战鼓

茶山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高位推动百日攻坚行动。

首先,茶山镇党政主要领导扛旗挂帅,锚定百日攻坚行动方向。分管负责同志靠前指挥,牵头召开茶山镇安全生产重点隐患综合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协调会议。

此外,茶山镇综合治理委员会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统筹协调工作小组依托“五带头”机制,组建5个专项小组下沉一线指导,全力推动百日攻坚行动走深走实。

接下来,茶山镇将持续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深入推进百日攻坚行动,并系统总结经验做法,将综合治理成果固化为常态化长效监管机制,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严格源头准入,动态清零隐患,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精准施策

谋定百日攻坚全局方略

以分租式厂房、简易铁皮厂房、“小化工”企业、消防高风险类生产经营企业为切入点,茶山镇印制了《茶山镇安全生产重点隐患综合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从6月起重点整治生产经营储存易燃物品的厂房、危险化学品和化工厂房、建筑主体楼顶的光伏发电建设项目、建筑主体的消防审验和结构安全、使用工业密炉和锅炉以物理或化学发泡工艺生产的厂房等五大领域、25项安全生产主要问题。

《方案》要求,由茶山镇综合治理委员会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统筹协调工作小组统一指挥,各村(社区)、各部门协调配合,形成“1+2+3”的工作机制,即1个月内全面摸排底数、2个月内完成隐患整治、3个月后形成常态化长效监管机制,务求百日攻坚行动取得实效。

凝心共治

推动百日攻坚利剑出鞘

为了摸清底数情况,茶山镇充分运用专职安全员和网格员两支队伍力量,对标百日攻坚行动部署,深入开展全域覆盖、精准到点的摸排梳理,建立整治对象动态信息台账,为精准施治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共摸排出简易铁皮厂房1522间,建筑主体楼顶使用铁皮搭建的场所546间,建筑主体楼顶使用光伏搭建的场所194间。其中,建筑主体楼顶搭建的场所用于生产储存易燃物品的有185间。

为了做好分级分类管控。一方面,针对在建筑主体楼顶搭建、用于生产储存海绵、珍珠棉等消防高风险场所,由应急、消防、住建、经发、网格等部门联合开展安全条件认定,对不具备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条件的经营主体,坚决实施责令整改或搬离措施。另一方面,对其余单位场所,分片区、分组别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整治。

在同心共除隐患方面,茶山镇各村(社区)率先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合力对辖区内集体物业开展高标准、严要求的地毯式排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确保隐患消除、闭环管理。加强约谈警示。应急、消防、城管、住建、农林等部门联合对一处不具备安全条件且有事故风险的珍珠棉仓库进行处置措施专题研究,并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展约谈警示,严正告知可能引发的事故后果及法律责任,进一步敲响安全警钟。

为了强化宣传教育,百日攻坚行动期间,结合安全生产月的宣传工作,组织入企安全培训12场次;同时依托“莞·宣传”信息化平台,向辖区生产经营单位精准推送事故警示海报、安全提醒及宣传视频11次,有效提升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意识。

南方+记者 丘想明


编辑 黎晗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