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意大利去不起,而是这里更有“性价比” 暑期粤博之夜“首秀”
巴洛克风格的音符在协奏曲中跳跃流淌,多瑙河的粼粼波光化作少女飞扬的裙摆……你以为这里是意大利?不,“家门口”的博物馆更有“性价比”!
7月18日晚,广东省博物馆迎来“典雅之冠:18世纪意大利萨沃伊王朝的宫廷生活与艺术”展览开幕式暨博物馆之夜活动。
作为今夏暑期首场博物馆之夜活动,粤博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盛宴,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感受中西文明交融的魅力,既丰富了市民的夜间文化生活,也为公众提供了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观赏性的“文化惠民课”。
本次活动以文物艺术展览与古典艺术表演为纽带,融合中意文化精髓,为观众呈现一场沉浸式跨时空的文明对话。其中展览汇集166件/套意大利萨沃伊王室珍藏,均首次在中国亮相。
作为展览配套的惠民活动,此次博物馆之夜,通过延长开放时间、创新展示形式、融入艺术表演,让文化资源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期间粤博还将推出系列公众教育活动,以多元形式让更多市民共享文化成果,真正实现“文化惠民、艺术为民”的初心。
本次夜间活动以一场融合18世纪《春之声圆舞曲》舞蹈拉开序幕,舞者身着华丽服饰,以经典的旋转舞步再现欧洲宫廷盛景,瞬间将观众带入华彩宫廷的时代氛围。
随后,现场演奏了意大利音乐家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四季》之《春》选段,悠扬的弦乐模仿自然之声,与展览中展现乡野风光的文物产生奇妙共鸣。
中国民族乐器配合无声表演演绎的意大利民歌《重归苏莲托》,以琵琶的东方韵味碰撞那不勒斯的深情,成为“中意艺术对话”的点睛之笔;压轴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则以磅礴的气势收尾,与开场曲呼应,传递出对文明交流的美好期许。
现场观众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亲身体验18世纪欧洲宫廷生活的精致美学。居住在天河区的段女士首次参加粤博夜间活动,为了获得入馆名额,她提前设置了闹钟,准时“踩点”成功抢到票。
段女士告诉记者:“夜间开放对我们这样的双职工家庭非常友好。今晚我特意带着女儿来长长见识。舞台上的乐器演奏和舞蹈表演既热闹又有趣,令人印象深刻。”
还在上大学的吴小姐特意趁着暑假期间来逛博物馆,她对刚开幕的意大利展览赞不绝口,“展品很丰富,还有配套展览的夜间表演观看。其实暑期我经常逛各大文化场馆,这是提升个人审美的好方式。”
而这正是粤博“博物馆之夜”的惠民内核,让普通市民无需远行就能触摸世界文明的脉络,在家门口享受国际水准的文化盛宴。
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凌丽莉介绍,暑期粤博预计举办4场博物馆之夜活动。此外,假期开放五个常设展,三个临展。
为最大限度满足公众参观需求,粤博在今年7月8日至8月31日延时开放。除闭馆日,每天延长开放1小时,周五延长3.5小时,开放时段同步合理增加观众预约名额,每周五入馆名额提高至1.9万人次,其他开放日提高至1.7万人次。
采写:南方+记者 赵媛媛 黄堃媛
通讯员 粤博宣
摄影/摄像:南方+记者 仇敏业 实习生 曾锐琪
剪辑:南方+记者 杨奇
更多阅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