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肇庆市高要区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嵌入民生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等重点领域,建立立体化监督机制,推动一批民生项目规范落地、阳光运行,以精准监督护航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
近日,在高要区新桥镇广茂线新桥西道口的新桥上,来往车辆有序驶过。“新桥建成后道路扩宽了,交通便利了不少!”正在送孙子上学的村民李姐表示。
自广茂线新桥西道口“平改立”工程项目启动以来,高要区新桥镇纪委开展专项监督检查3次,走访沿线群众3次,以“台账+现场”“干部+群众”的立体化监督方式,着力杜绝工程项目背后可能隐藏的廉政风险,以及工程推进迟缓、监管失职失责等作风问题。
新桥镇纪委工作人员携带台账资料深入施工现场,对照设计图纸逐一核查水泥标号、钢筋间距等关键质量指标;仔细查阅资金拨付凭证,确保专款专用。早晚高峰时段,镇纪委工作人员又出现在周边路口,实地监督交通疏导情况,保障群众出行不受施工影响,并就工程进度、施工管理建议等话题主动与施工方、村干部、村民展开沟通。
接下来,新桥镇纪委将严格对照《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等法律法规及行业准则,持续深化监督能力建设;重点围绕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百千万工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延伸监督触角,进一步提升督查精准度和专业性,全力推动打造一批让群众满意的廉洁工程、阳光工程。
高要区小湘镇太平围村的乡村振兴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忙着修建小公园、安装健身器材。
“这个项目建设是否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和要求在推进?”高要区小湘镇纪委干部一边翻看施工日志,一边向施工负责人详细了解项目建设细节。
为确保乡村振兴项目廉洁高效推进,小湘镇纪委立足监督主责,一方面围绕项目立项审批、项目资金管理、项目验收等重点环节开展监督检查,严查工程进展缓慢、偷工减料、虚报工程量、吃拿卡要等问题;另一方面主动前移监督关口,督促相关责任部门严把项目决策关、资金审核关、质量验收关,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确保工程项目高效、廉洁推进。
“我们还充分发挥村级纪检监督员‘前哨’作用,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纠偏整改,堵塞管理漏洞,筑牢风险防线。”小湘镇纪委相关负责人说。
在镇、村两级监督的护航下,截至目前,小湘镇太平围村已建成休闲小公园,配备多种运动健身器材,泥泞空地变身便民停车坪,排污及外立面改造工程有序推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乡村振兴推进到哪里,监督保障就跟到哪里。”接下来,小湘镇纪委将以更精准的举措、更严实的作风,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南方+记者 刘宇恒
通讯员 高纪宣 廖洁芳 钟美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