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群山之间,油茶树层叠绵延,青翠如染。这饱满的油茶籽,不仅是大地的馈赠,更承载着农民致富的渴望与乡村振兴的梦想。近年来,工行河源分行聚焦当地特色产业,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油茶种植领域,激活了这片土地的无限生机。依托高效运转的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该行精准对接了油茶产业的融资需求。
行走于东源县山野,成片的油茶林宛如绿色画卷。东源某油茶种植场的260亩土地上,2.6万棵茶树茁壮成长,去年实现销售额约150万元。然而亮眼成绩的背后,曾因资金周转困难让负责人心急如焚,他回忆道:“茶树养护、苗木更新都卡了壳,发展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该行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茶树长势,详细分析种植场经营模式与财务数据。凭借其稳定的销售渠道和良好经营记录,该行迅速为其量身定制金融方案,成功发放30万元贷款。“工行的支持是场及时雨。”负责人感慨道。如今,种植场的茶树养护得以保障,新苗木引进计划顺利启动,油茶的产量与品质有望再攀新高。
同样在东源县,一家种养家庭农场经营着300亩油茶园,3万棵茶树是其坚实的“绿色家底”。但规模扩大后,购苗与养护的资金压力日益凸显。该行再次伸出援手,经细致调研评估,为该农场发放30万元贷款,助力其迅速引进优质苗木并强化管护能力。
金融“输血”,激活产业“造血”功能。该行的支持不仅化解了经营主体的燃眉之急,更撬动了整个油茶产业的升级引擎。油茶产业的勃兴,正是河源农业向“精、深、优”迈进的生动注脚。近三年,该行已累计向当地油茶产业投放贷款超2490万元,为众多种植户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未来,工行河源分行将持续深耕特色农业,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深化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的应用,为河源乡村振兴注入更强金融动能。山野间,油茶芬芳正随工行活水,飘向更辽阔的天地,浸润农民共富之路。
撰文:黄敏立 黄湘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