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同心培桃李!广州白云区支教团队助力吴川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 姚瑶3 2025-07-29 17:18

去年9月,一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在吴川大地悄然开启。来自广州市白云区的15位教育工作者,带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满腔热忱,跨越四百公里奔赴湛江吴川,开启为期一年的全口径融入式支教。

“白云支教教师带来的不仅是先进的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情怀和责任担当。”吴川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谈及这支支教团队时,言语中满是感动。一年来,支教教师们以“扎根乡土、赋能成长”为己任,将白云教育的创新实践与吴川教育实际有机融合,在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专业等领域精耕细作,让“白云经验”在吴川大地绽放异彩。

党建引领

筑牢教育帮扶初心

支教团队成员严格遵守支教学校规章制度,主动参与政治学习,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工作。广州市白云区教育研究院评价部部长王应江连续三年投身粤北、粤西支教,挂职吴川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期间,策划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教育帮扶行动,主持高考、中考备考指导等活动80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教育情怀。

在日常工作中,团队成员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队老师们不仅带领班级成绩优异,更通过加强教研活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组织德育活动,显著改善了教育精神面貌。全体支教教师秉持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的初心,将白云教育的优质资源与吴川教育的发展需求精准对接,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红色动能。

深耕课堂

创新教学提质增效

精准施策,破解学情困境。面对吴川地区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待优化的学情,支教团队深入调研,因材施教,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冯银花老师在郑山小学任教四、五年级数学,针对全寄宿学校学生特点,每周承担 32 节课时,通过 “基础巩固 + 分层训练” 模式提升学生能力。

刘应杰老师在吴川市中山中心小学支教时,发现四、五年级学生在分数理解和方程应用中存在困难,便利用吴川当地的海螺、贝壳制作 “分数盘”,设计 “生活问题侦探社” 活动,将渔船出海耗油量等本土情境融入数学教学,让抽象知识具象化。这种 “慢教四年级,巧引五年级” 的策略,使学生从 “畏难” 转变为 “乐学”,课堂参与度显著提升。

创新模式,激活课堂活力。支教教师将白云区 “四合一” 高效课堂、学历案教学等先进理念引入吴川课堂,推动教学形态变革。郭可飞老师在吴川三中承担八年级 6 个班历史教学,以学历案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模式,完成 2.5 万字的 “吴川三中八年级历史书面作业基础知识提纲”,并面向全市教师开展四场中考备考策略讲座,其中《聚焦实际问题,提升应用能力》为 2025 年中考二轮复习指明方向。

曾顺环老师在覃巴中心小学任教体育,针对学生体质薄弱、兴趣不足的问题,创新设计趣味体能游戏,组建田径队和男子足球队,利用课余时间训练。在体质测试中,所教班级合格率 98.28%。同时,他规划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通过自编操、跑操等形式,掀起全校师生体育锻炼热潮,构建了活力校园新生态。

在板桥中心小学承办的广州市白云区赴吴川支教团小学语文公开课展示暨教学质量提升专题活动中,熊燕执教了示范公开课《桥》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独特的教学方法。熊老师的专题讲座《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培养学生爱国情怀》讲座,受到在座老师们的肯定和赞赏。

以赛促教,检验教学成果。支教团队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级竞赛,以赛促学,提升学习动力。陈敏庆老师在川西中学执教道法学科,他组织的 “四合一” 高效课堂送教下乡活动,惠及张炎中学、浅水中学等校,指导的张水珍老师在 2025 年吴川市道法青年教师能力比赛中获一等奖。

肖强老师在吴川市第一小学挂职副校长期间,策划举办 “数学文化节”“经典美文诵读比赛” 等六大校园品牌活动,其中 “体育大课间班际比赛” 成为学校闪亮名片,得到家长和社会广泛认可。在他的带领下,学校青年教师庞金凤获湛江市论文评比特等奖,邱晓玲获吴川市讲课比赛二等奖。

教研引领

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名师示范,辐射引领。支教团队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作用,构建 “传帮带” 成长机制。王应江同志牵头成立王应江、陈敏庆、郭可飞、黄安红 4 个名师工作室,组织联合送教下乡活动 8 次,覆盖川西中学、覃巴中学等校,参与人数达 2000 多人次。他创新研制的 42 个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 37 个集团化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吴川教育改革提供了专业支撑。

郭可飞名师工作室吴川教育帮扶工作团队开展 9 次送教活动、8 次网络研修,主题涵盖学历案设计、单元作业设计等,团队成员凌华玉、麦苗青在 2025 年教师命题比赛中分获一、二等奖,李美蓉代表吴川参加湛江市青年教师大赛获二等奖。这种 “以课促研、以研促教”的模式,有效提升了吴川教师的教研能力。

黄安红老师担任湛江市支教名师团团长,做好示范引领。执教小学英语和高年级青春期心理健康公开课例 5 节,开设各级讲座 4 次,组织策划团队教师送教下乡活动共 5 人次。辅导英语教师陈心怡、心理健康教师莫巧诗参加湛江市青年教师大赛。其中莫老师获吴川市二等奖,陈老师获塘㙍镇一等奖第二名。

校际联动,资源共享。支教团队积极搭建白云 — 吴川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推动两地教育协同发展。伍咏登老师作为支教团队组长,组织广州彭加木纪念中学与吴川市第二中学开展送教帮扶活动,捐赠一批体育器材价值4000元,开展示范课和讲座;同时促成白云区体育名教师团队赴吴川城东中学、何塘尾中心小学送教,将白云区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引入吴川。

陈敏庆老师协调广州市白云区江村中学向川西中学捐赠价值 8000 元的校园物资,包括户外长椅、晴雨伞等,增进了两地学校友谊。郭可飞老师创建 “吴川初中历史交流群”,分享 200 多份教学资料,组织吴川教师线上参与白云区 “2+2+1” 教研帮扶活动,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跨区域流动。

袁月华老师深度参与跨区域教研联动:2024 年 11 月协助组织广州市郑姬名师工作室音乐教学帮扶研讨活动,引入奥尔夫教学法;在海滨小学承办科学《点亮小灯泡》等 3 场大型教研活动,其中科学课以 “问题链” 驱动探究,成为片区样板课;牵头举办第四片区教研活动 2 次,通过 “同课异构 + 专家点评” 推动新课标落地,累计覆盖教师超 200 人次。此外,她协助完成白云区王耀佳名校长和李结云名师工作室的送教活动,为吴川教育注入多元创新理念。

课题研究,以研促教。支教教师带领吴川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升科研能力。李柏辉老师以课题负责人身份,带领吴川四中语文科组申报湛江市和吴川市教育规划科研课题;肖强老师在吴川市第一小学组织 “青蓝工程师徒结对” 活动,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形成了 “在研中教,在教中研” 的良好氛围。

王应江老师深入吴川各高中、初中片区开展高考、中考调研 23 场,提出 “冬季攻势” 等备考策略,撰写《吴川市高质量课堂改革实施工程方案》,为吴川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撑。这些教研活动的开展,使吴川教师从 “经验型” 向 “研究型” 转变,为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育并举

助力学校特色发展

德育为先,塑造健全人格。支教团队将白云区德育管理经验与吴川学校实际结合,创新德育模式。李柏辉老师在吴川四中政教处挂职期间,重点抓学生手机管理、仪容仪表等行为规范,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吴川市首届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并获奖,训练了学生的动脑动口跨学科思辨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目标意识;陈敏庆老师在道法课堂中融入法治与德育元素,通过《关爱他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公开课,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肖强老师在吴川市第一小学策划 “做优秀的一小学生”“向先烈致敬” 等六次国旗下讲话,开展 “525 心理健康” 主题活动,通过情境化育人深化德育实效。这些举措使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校园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熊燕老师辅导七名学生参加了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中国梦 延安情”个人和团体宣讲活动比赛,其中,辅导学生易秋露同学获得广东省“中国梦 延安情”宣讲活动三等奖,吴川市板桥中心小学也获得该活动的“优秀组织奖”,成为湛江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

体艺赋能,培育全面发展。支教团队重视体艺教育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曾顺环、李康健老师发挥体育专业优势,在覃巴中心小学和吴川四中创新体育教学,引入趣味项目,组建训练队,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伍咏登老师在吴川市第二中学带领初三学生备战体育中考,所教班级平均分远超该校去年成绩,名列年级前茅。

伍宏兵老师所带的初三学生中考体育成绩创历史辉煌,受到学校领导和师生一致好评。在白云・吴川全口径融入式帮扶支教系列展示活动之吴川市初中体育教育工作研讨会上执教研讨课《发展立定跳远》和讲座《育人导向下的初中体育课堂》受到同行的肯定。伍宏兵老师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主动与“百千万工程”黄坡工作队党总支联系,为学校教学楼顶楼和次顶楼教室添设一批空调,为学校校园建设添砖加瓦。

刘应杰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思维训练,通过 “计算小擂台”“土地测量师” 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李祥东老师在王村港中学开展 “我的梦想明信片” 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同时通过 “一对一答疑” 和 “学习互助小组”,帮助学生突破英语学习瓶颈。

文化浸润,打造特色校园。支教团队助力吴川学校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王应江同志策划 “研学乡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送教下乡活动,推动举办吴川市 “百千万工程” 首届学生文创大赛,将乡土文化融入课程;陈敏庆、郭可飞等老师在送教活动中,结合吴川历史文化和红色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肖强老师在吴川市第一小学打造 “活力大课间” 品牌,通过热身操、跳绳操等系统训练,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李柏辉老师将广州先进的管理经验引入吴川四中,在规范化管理、节能减排等方面提出建议,助力学校文化建设。

袁月华老师深耕思政育人主阵地,2024 年 9 月 30 日执教全校思政第一课《爱我中华 普天同庆》,以国庆为契机融合吴川本土文化,通过情境体验激发学生爱国情怀,为学校思政课教学树立标杆。此外,她在三、五、六年级家长会中系统分享 “三阶习惯养成法” 和 “心理疏导微策略”,推动家校协同构建 “学习习惯培养—心理健康关注” 育人体系,累计覆盖家长 400 余人次。

云川同心

共绘教育新篇章

一年的支教时光,是白云与吴川教育同仁携手共进的历程。白云区支教团队密切联系“百千万工程”帮扶协作驻吴川市工作队,以“百千万工程”视角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扎根教育帮扶的沃土,方能绽放璀璨的教育之花。白云区支教团队用一年的时光,在吴川大地播撒下希望的种子,这些种子已在课堂改革的沃土中生根,在教师成长的雨露中发芽,在学生进步的阳光下绽放。未来,随着白云—吴川教育帮扶的深入推进,定能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共同谱写粤西教育振兴的新篇章。

撰文:姚瑶 通讯员 白云区派驻吴川市对口帮扶协作工作组

编辑 甘雨洁
校对 蓝淑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