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高新区“小旺AI”让养老更智慧更暖心

肇庆高新发布  2025-07-25 06:30

“阿婆,您看着这个摄像头,眨眨眼……好,录入成功啦!以后来吃饭直接刷脸就行。”在肇庆高新区长者饭堂,一群身穿蓝马甲的年轻人正耐心地向老人们演示智慧用餐设备。

他们是来自广东财经大学的大学生,暑假期间,结合专业背景深入社区,聚焦长者饭堂运营、智慧养老平台优化等关键环节,助力肇庆高新区打造更贴合老年人需求的“大旺样板”。

智慧就餐

让老年人吃出幸福味道

“以前要带饭卡,有时候忘记带就很麻烦。现在刷个脸就能吃饭,方便多啦!”76岁的李伯对新的就餐方式赞不绝口。

广东财经大学端城智行实践团队长、公共管理学院学生麦嘉琪介绍,队员们分成多个小组,在区社会工作局、大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支持下,5天完成210位老人的人脸信息录入。“很多老人对新技术既好奇又有些担心,我们就一遍遍演示,确保他们掌握使用方法。”

同时,端城智行实践团通过156份“一对一”访谈问卷,对就餐长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详细了解他们对菜品口味、营养搭配、就餐环境等方面的意见。

“有老人反映希望能增加清淡软糯的菜品,还有的建议周末也开放服务。”队员廖子媛说,这些意见被详细记录,将会整理成《长者饭堂服务优化建议报告》。

为更全面了解需求,队员们还走访了13户行动不便的长者家庭,协助养老中心社工提供打扫卫生、义剪等志愿服务,并重点收集长者对送餐上门服务的评价与建议。

实践团队员在进行问卷调查。

实践团队员在进行问卷调查。

大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大学生的加入,不仅提升了中心的服务效率,更让智慧养老有了青春的温度,接下来将根据实践团的调研建议进一步优化服务。

带队老师、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妙妙教授说,这次实践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基层治理既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人文关怀。团队将整理成果形成优化方案,助力完善“互联网+养老”服务体系。

AI助手

掀起智慧养老新热潮

今年3月,“小旺AI智能体”宣传教学活动在大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受到社区老人的一致欢迎。

为更好地推广和宣传“小旺AI智能体”服务,近日,大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联合广东财经大学开展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组建“智联万家”实践团,举办了第二期“小旺AI智能体”学习培训班及宣传推广活动,累计受益群众超200人。

“小旺AI智能体”学习培训班及宣传推广活动现场。

“小旺AI智能体”学习培训班及宣传推广活动现场。

“智联万家”实践团通过结合“现场教学+入户宣传”两大形式,指导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了解并学习使用“小旺AI智能体”。在入户宣传中,社工带领实践团大学生到老人家中,一对一指导老人或家属运用智能体足不出户解决生活困扰。

老人们使用后纷纷反映,“这个AI智能体使用方便,过去想了解相关养老政策要打好几个电话、跑好几个地方,现在几分钟就帮我匹配好了!如何办理长者饭堂就餐服务,带什么资料,扫码咨询非常快捷!”

实践团队员在指导长者使用“小旺AI智能体”。

实践团队员在指导长者使用“小旺AI智能体”。

据了解,“小旺AI智能体”通过“小旺AI养老顾问”“小旺AI健康咨询”“小旺AI心理咨询”三大服务矩阵,聚焦老年人最关心的养老政策解读、健康管理和心理健康问题,打造了“人工智能+养老”新模式,提供了“24小时”全天候、全周期、方位的智能养老支持。

例如:社区老人能使用智能体扫码咨询,如何帮助自己开展养老资格年度认证、老年人津贴年审;扫描上传自己的检查报告并简单咨询生成健康养生建议等。这些服务进一步丰富了综合养老服务,展现了AI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创新实践,为高新区养老服务注入了科技力量。

实践团队员与参加培训班的长者合影。

实践团队员与参加培训班的长者合影。

近年来,肇庆高新区积极探索智慧健康养老模式,构建起“区-街道-社区-小区”四级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全覆盖的助餐网络(1中心+16点),并创新建成集生活照料、健康监测、紧急救助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枢纽“智慧民生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精准多元的智慧养老服务。去年,大旺街道入选了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街道。

当“青春智慧”遇见“银发需求”,科技便有了温度。广东财经大学学子们用专业和热情,在智慧养老的“最后一公里”写下了生动注脚,为“老有颐养”贡献了青春力量。

来源:肇庆高新发布

编辑 唐锦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