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6月,拱北海关所属斗门海关监管供港澳冰鲜禽产品约8577.56吨,货值逾2.3亿元。随着暑期跨境游火热,港澳餐饮市场更加活跃,鲜活禽肉需求持续走高。
7月15日凌晨2点,斗门冰鲜禽肉加工厂灯火通明,一箱箱贴着“供澳”标识的冰鲜禽产品完成装车,即将运往拱北口岸,经“鲜活产品绿色通道”供应澳门早市。
为保障禽肉更加鲜美,斗门海关实行属地查检“5+2”全天候预约快速通关,建立“一对一”专家组,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助力企业强化溯源体系建设,推进供澳禽肉产品兽医卫生证书电子化,整体通关时效再提升约20%。
“今年我们正筹备新增1条生产线,订单量同比增长5%。”珠海市金同农产品有限公司报关主管刘杰能表示,海关的“提前申报”和“绿色通道”措施让产品保鲜度大幅提升,“晚上屠宰的鸡,早上就能出现在港澳的超市货架上,现在我们正逐步把生鲜技术拓展至各类禽肉。”
系列便利举措为企业带来切实效益。“节省了打印证书的环节,我们现在平均每周能省2天的证书申领时间。”珠海市振盟肉禽有限公司质检部经理梁继说话时,眼前的工人们正赶制一批发往澳门的冰鲜鸭订单。
随着CEPA协议深入实施,供港澳禽肉品种从传统的鸡、鸭、鹅扩展到鸽子、鹌鹑、鹧鸪等特色产品。数据显示,今年斗门海关辖区供港澳冰鲜禽企业供应量有望突破1.5万吨,进一步丰富港澳居民“菜篮子”。
南方+记者 何丽苑
通讯员 杨逸萌 朱自强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刘梓欣
校对 曾慧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