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至15日,广东财经大学“揭”遗兴“坊”实践团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黄荟带领下,前往揭阳市揭东区玉湖坪上炒茶、锦盛酱油、老洪祥玉雕等非遗工坊进行调研,实地了解揭东非遗工坊发展现状。
在玉湖坪上炒茶工坊,实践团亲身体验百年炒茶工艺,品鉴多款炒茶新品。传承人刘木雄坦言,工坊不仅继续坚守传统工艺的“魂”,还通过口味创新打开年轻市场,努力研发新式茶品让传统魅力焕发新生。
在揭阳市锦盛食品有限公司,传承人黄贵盛向实践团介绍了酱油酿造的非遗工艺。工坊严格遵循古法,完整保留传统日晒工艺,发酵环节坚持手工操作,对温湿度的把控更展现出超越工业标准的精准。黄贵盛说:“做酱油如做人,贵在实在。让大家吃得放心、吃得健康,就是对非遗最好的守护。”
随后,实践团实地探访老洪祥玉器,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洪荣辉深入交流。洪荣辉向实践团讲述了阳美玉雕的发展历程:“做玉如修行,基础要牢,心思要静。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小小玉器组,到如今蜚声国际的‘中国玉都’,发展的背后是一代代玉雕匠人的执着坚守。”
实践团代表表示:“此次通过实地了解揭东代表性的非遗,我们感悟到非遗匠人对文化与技艺传承的责任和担当,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传统非遗工坊的发展,继续推动非遗技艺走入思政课堂的工作。”
文字:程羽
通讯员 徐孟琦 刘钰威 翁堉滨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刘晓维
校对 钟惠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