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回家”:潮州木雕融入现代家居空间设计以唤醒文化记忆

南方都市报 2025-06-16 09:09

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浪潮中,如何守护文化根脉并传承创新,是每个民族都面临着的重要问题。而如何让传统文化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中,更是生活方式构建者需要重点应对的课题。6月10日,一场名为"非遗在场"的潮州木雕精品展在中国家居行业著名品牌华鹤位于广州总部的展厅启幕。这场非遗作品展与众不同之处正是其以 "非遗生活化"为主旨,探索千年木雕技艺与现代家居的融合之道。

打开视频看看非遗在真实的生活场景里持续流动的样子

所谓非遗在场,是主办方围绕活态的文化遗产特性,引入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进行驻场展示,带动观众参与互动,开展非遗项目体验和传习,观众参与共享场馆内容,由此展陈具有了生命力的动态变化。

潮州木雕传承人陈标楠在分享环节带来了一场近距离的潮州木雕教学课。

起源于唐朝、在宋元时期形成独特风格的潮州木雕作为中国两大木雕体系之一,以镂空雕、多层叠雕技艺见长,代表了中国手工木作工艺的至高水准,也曾是宗祠庙宇常见的装饰和器物。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潮州木雕虽然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如何让这一技艺适应生活实用需求,成为生活方式构建者华鹤家居与潮州木雕传承人陈标楠更重视的探讨方向。为此,这场选择在家居空间中举办的艺术展便应运而生。秉持“非遗生活化”的主旨,华鹤通过将木雕艺术美学在现代生活空间的呈现,让非遗在真实的生活场景里持续流动。

在现代生活空间的呈现的潮州木雕艺术展。

索菲亚家居集团总裁王兵在致辞中表示,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之一。“非遗在场”,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静态保存,更是让其深度融入当代生活的生动实践。潮州木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匠人匠心的传承,与华鹤高端木作“东方美学,始于木作”的品牌内核不谋而合。集团将持续深化非遗与家居的跨界融合,搭建非遗文化与当代生活的桥梁,真正实现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的持续在场与传承。

陈标楠作品《满载而归》(前)与《锦上添花》(后)融入家居空间中。许建梅摄

广州市海珠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副会长万以珩高度肯定了华鹤创新性的非遗保护方式。万会长特别指出,华鹤结合当代年轻人热衷的看展文化,将“非遗+家居空间+艺术展览”三者结合,为协会未来对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一名观众驻足欣赏陈标楠作品《吉祥富贵》。许建梅摄

潮州木雕传承人陈标楠更是在分享环节展示了从潮州一路搬运至广州的潮州木雕工具,并为台下的嘉宾们带来了一场近距离的潮州木雕教学课。“我们在创作过程中会把古人的智慧融入到作品里面。譬如使用了鲁班尺,让家具尺寸都代表着不同的吉祥寓意,用圆形木雕巧妙化解空间棱角,带来舒适与安全。”陈标楠介绍,潮州木雕的经典题材也很有讲究,譬如龙虾蟹篓寓意丰收和财富,而竹船载着丰收的虾蟹蒌则寓意“满载而归”;双凤于盛放的牡丹丛中翩然若舞寓意吉祥富贵,如果锦鸡被牡丹簇拥那就是“锦上添花”……

“潮州木雕传承保护下去的目标,远远不是成为金碧辉煌的装饰,而是希望其美学价值、雕刻工艺甚至蕴藏的创作哲思,都能为现代居家生活带来更多可能。”陈标楠用“找回家”来形容与华鹤的合作,如同“回归家的怀抱”,非遗本该是生活中的一部分,通过此次非遗融入家居场景中,找到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共鸣的节奏。

一名观众用手机近距离拍摄摆放在电视柜上的木雕作品《龙虾蟹篓》。许建梅摄

展讯——

时间:6月10日—20日

地点:华鹤宋式美学展厅(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索菲亚全球发展中心5楼)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视频:南都记者 李行

图片除署名外由主办方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