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限行假期,龙眼南路“烟火气”更添“文明味”|我的回乡记⑦

作者 杨立轩 2025-05-07 13:09

编者按

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关系广东发展全局的系统性工程,今年是加力提速推进、实现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五一”期间,南方+汕头频道推出“我的回乡记——‘百千万工程’城乡变奏曲”系列报道,以“返乡人”的视角,小镜头展现大发展,记录和展现“百千万工程”全面实施之下汕头城乡焕发活力的崭新图景。敬请垂注!


“好吃!这个味道我想念很久了。”当邱易走进汕头龙眼南路时,他心心念念的“美食清单”终于变成了手中的食物。肠粉、粿条汤、生腌、牛肉丸、蚝烙、甜汤……这些属于小时候的味蕾记忆,是他专程从香港回乡觅食的动力。

邱易读小学时就跟随父母移居香港生活,在成长过程中对家乡汕头的印记不多,但说起潮汕美食他如数家珍。五一假期恰逢香港佛诞假期,邱易一早就买好了高铁票,带上家人来一趟汕头美食之旅。

而让他最惊喜的是,假期龙眼南路游客很多,且有不少文旅活动,但美食街干净整洁,整体秩序比以往更好,“现在有交通管制,实现了人车分流,我们作为游客的体验感很好。”

从4月25日起,金平区对龙眼南路(金砂中路至长平路路段)实施分时段交通管制措施,管制期间汽车、摩托车不得进入行驶。五一假期作为限行后的首个节假日,龙眼南路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

限行后的首个假期,龙眼南路整体秩序提升。

限行后的首个假期,龙眼南路整体秩序提升。

美食街秩序更好了

从金砂中路沿龙眼南路往长平路步行,只有短短500米的路段,是很多游客在汕头寻找美食的必到之处,邱易也不例外。他每次回到汕头,都会留半天时间到龙眼南路吃美食。

龙眼南路周边几乎都是建成多年的老旧小区,游客多了,交通压力就大了。对居民来说,大量游客到来激活了片区活力,但居民出入变得不便;对游客来说,居民楼下的美食店烟火气十足,可在车流中穿梭也有一定安全隐患。

不久前,龙眼南路所在的金平区决定,从4月25日至5月11日对龙眼南路(金砂中路至长平路路段)实施分时段限行测试。其中,工作日每日19:30至次日2:00,周末、法定节假日期间每日15:00至次日2:00实施交通管制措施,管制期间摩托车、三轮车及汽车不得进入行驶。

邱易抵达龙眼南路时,刚好是交通管制时段。路上没有以往的车水马龙,只有熙熙攘攘的行人,他“打卡”美食的速度也快了不少。

“人多但不乱,整条街的秩序很好,我们在路上行走更加放心。”对于分时段实施交通管制,邱易十分支持。他认为,汕头是美食城市,龙眼南路位处汕头热闹地段,通过合理的交通管制能更好地规范周边环境秩序,长远来说既有利于提升龙眼南路商圈的吸引力和美誉度,也有助于汕头文旅发展。

边吃美食边看英歌舞

“哈、嘿、哈、嘿……”随着气势磅礴的锣鼓节奏和浑厚有力的呐喊声响起,一段英歌舞巡游活动吸引了邱易一家人的注意。

“这是我第一次现场感受英歌舞表演。”近年来,潮汕英歌舞火爆出圈,邱易一直想看一场正宗的英歌舞表演,没想到在龙眼南路成了现实。

英歌舞队沿龙眼南路表演。

英歌舞队沿龙眼南路表演。

五一期间,金平区东方街道启动2025“香约东方 美食同行”龙眼南美食季暨“来金平 潮好玩”趣寻味城市漫游活动。活动上,由英歌舞队、大锣鼓队、古装舞者以及科技感十足的机器狗组成的巡游队伍,沿龙眼南路进行表演。

在长平路口、龙眼街、龙眼中街三个表演区域,演员们与观众热情互动:古装舞者手持“食汇龙眼南”主题板供游客拍照;工作人员向沿途观众派发优惠卡;英歌舞者即兴邀请观众共舞,现场欢笑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美食和非遗都是汕头的特色符号,也是文旅招牌。”邱易说,他很多香港同事对汕头美食和传统文化都深感兴趣,龙眼南路本身就是汕头一个美食打卡点,如果在这里融入一些潮汕文化和特色活动,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打造更有活力的商圈经济。

据了解,龙眼南美食季是金平区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一大举措,将持续至10月31日,其间还将举办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系列主题活动。东方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孙尧杰表示,希望通过这一平台让更多人了解汕头、爱上金平,让龙眼南路成为展示潮汕文化的窗口和会客厅。

志愿服务不断完善

在龙眼南路期间,邱易还体验了一次志愿服务。走进志愿服务驿站,饮用水、座椅、充电宝等设施一应俱全,让他不禁感叹“比起以前,现在的服务质量提高很多”。

邱易说,香港的公共服务设施一直做得不错,无论是商场或是公园,各种设施都很完善。这几年,他每次回来汕头,也发现各项志愿服务不断完善,不仅设施越来越多,服务也更加细化,能够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近年来,龙眼南路增设了特色主题外立面墙绘,建设志愿者服务驿站,配套特色休闲椅、地标指示牌等设施,打造“龙总好”特色IP、文旅产品等,推动美食商圈与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产业深度融合。

夜色中,龙眼南路“烟火气”十足。

夜色中,龙眼南路“烟火气”十足。

在商圈治理方面,东方街道建立龙眼南商圈区域大党委、龙眼南商圈共治功能型党支部,形成“街道党工委—龙眼南商圈大党委—社区及商圈党组织”三级党组织架构。同时,结合龙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打造大党委议事协商室及党支部党员活动室;优化志愿服务驿站建设,内设服务新业态、新就业从业人员的“小哥专区”,实现商圈阵地服务水平有效提升。

“我们还组建龙眼南党员商户队伍,为商圈内8名商户进行党员商户中心户、退役军人商户挂牌,并开展党员商户‘亮身份、践承诺、作表率’活动。”孙尧杰说,依托“双报到双服务”“千名干部联千村进万家”等工作机制,街道发动了街居干部、“双报到双服务”党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热心志愿者下沉到龙眼南,开展节前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交通秩序维护、旅游咨询、卫生保洁等志愿服务。

南方+记者 杨立轩

海报:肖俏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肖俏
校对 胡柔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