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武江持续打造“语润芙蓉”理论宣讲品牌

作者 唐音 2025-05-21 10:05

近日,韶关市武江区举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系列活动暨第二届“语润芙蓉”宣讲比赛,参赛选手以讲故事的形式,生动讲述武江干部群众在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363”工作安排,以及“百千万工程”中的奋斗故事和火热实践,充分武江推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新作为新成效。

武江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系列活动暨第二届“语润芙蓉”宣讲比赛现场。

武江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系列活动暨第二届“语润芙蓉”宣讲比赛现场。

近年来,武江区持续打造“语润芙蓉”理论宣讲品牌,通过“线上+线下”“比赛+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推动理论宣讲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为武江高质量发展注入思想动能。

强化政治引领 用好理论宣讲“主阵地”

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摆在武江面前的重要课题。2022年底,武江区“芙蓉花”理论宣讲队成立,从区直机关、街道、乡镇、社区的“精兵强将”中遴选出20名区级宣讲员组建而成。宣讲队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为主线,围绕党的最新决策部署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安排,结合工作实际和岗位特点设计主题宣讲内容,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分层次、分众化地宣讲,迅速在武江结出深化理论武装工作的宣讲硕果。

全会精神宣讲进企业。

全会精神宣讲进企业。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最新决策部署过程当中,如何让群众了解国家政策,让百姓理解党的创新理论,武江区推出定制式、对话式、互动式宣讲。以区委书记为首的区委宣讲团成员以上率下,带头到挂点镇(街)、联系村(社区)走村入户,走访重点企业进车间厂房开展宣讲和调研,以“头雁引领”带动“群雁”齐飞。

宣讲走进社区。

宣讲走进社区。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近年来,武江区委高度重视理论宣讲工作,坚持把理论宣讲作为理论武装工作体系的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自2022年底以来,武江开展各类重大主题宣讲、基层宣讲活动达6000余场。

培优宣讲队伍 基层团体迸发“大能量”

做好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关键在人、在队伍。

近年来,武江区以“语润芙蓉”理论宣讲品牌建设为引领,持续加强选树培育,巩固壮大理论宣讲队伍力量,形成了“芙蓉讲坛”“鹦鹉学堂”“书海课堂”“武水书堂”的宣讲格局,打造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理论宣讲矩阵。

劳模工匠宣讲进校园。

劳模工匠宣讲进校园。

按照“政治过硬、立场坚定,能言会道、各有所长,统一选聘、动态更新”原则,武江区高规格组建了以区委书记为团长的区委宣讲团,并从基层一线选优配强一批理论水平高、政治素养强、语言表达能力优的同志组建百姓宣讲团,成立了包括7个镇(街)及青年、工会等行业宣讲队伍30余支,合计630人次,形成“1+7+N”的队伍矩阵,在重大主题宣讲、各类基层宣讲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他们用小故事”彰显大道理,把普通话换成“地方话”,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学校课堂,确保党的声音能够及时传达到武江的每一个角落。

创新载体形式 学用结合注重接地气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宣讲的感染力在于贴近。

宣讲员用小切口讲述的大道理,让我理解了什么是自愿、弹性延迟退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在武江区新华街道花城社区,社区居民听完宣讲感慨道。

广东夜经济活动首次走出珠三角,是在哪一地市举办?”以下哪些是武江名特优新农产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系列活动暨第二届语润芙蓉宣讲比赛问答环节中,现场观众踊跃举手抢答,气氛热烈。

在武江,理论宣讲不再是单一的课堂讲授,该区通过不断创新宣讲形式,将歌舞、快板、诗歌等传统艺术形式融入宣讲,成功探索宣讲+文艺”宣讲+故事等新模式,让群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党的理论教育。

宣讲员走进乡村——江湾镇榕树广场。

宣讲员走进乡村——江湾镇榕树广场。

大水漫灌精准滴灌,武江区充分用好小班教学这一招,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对象进行分众化宣讲,通过定制式的宣讲拉近台上台下思想距离。

一枝独秀多人协奏,武江区将宣讲员形成组合,相互搭台有主有次的一唱一和,通过对话式的宣讲营造台上台下活跃氛围。

单向输出双向奔赴”,武江区将听众也请上舞台,与宣讲员们你问我答,一来一往地回顾着全面深化改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互动式的宣讲提升台上台下成果转化。

当前,武江正大力推动实施百千万工程,统筹推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绿美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武江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宣讲不仅是语言的传递,更是思想的碰撞。希望通过各类宣讲活动碰撞出更多金点子,让武江的美丽资源真正转化为美丽经济

思想在升华,力量在凝聚,行动在奋进。武江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武江区将依托宣讲团、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持续创新理论传播方式,让党的声音成为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

南方+记者 唐音

通讯员 徐荣冰 吴嘉宁

编辑 伍欣莎
校对 曹柏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