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下调后的外贸企业:“新客成交量明显增加” “美国客户反而着急下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21:5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妙妙 雷若馨 深圳报道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外贸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记者从一线外贸企业、货代公司了解到了当前外贸企业处境。

短期来看,关税的下调让不少外贸企业恢复了美国市场的业务或者找到了新订单,货代公司的美线成交量也有所回暖。

有国际物流公司负责人表示,关税回落之后,该公司的询盘量回升,新客成交量有明显增加,客户发货积极度上升明显。

亦有货代公司负责人表示,“美国厂商现在着急催发货。”

“美国客户反而着急下单,想要避开关税。”有跨境电商卖家表示,在关税回落后的90天窗口期,他认为“一定会出现抢运潮”。

“新客成交量明显增加”

“关税回落之后,该公司的询盘量回升,新客成交量有明显增加,客户发货积极度上升明显。”深圳市忠迅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业务主管赵丰告诉记者。

该公司美线业务占比在80%以上,客户以跨境电商为主。对于跨境外贸出口市场环境,赵丰持较乐观的看法。“目前美线客户在逐渐增加发货量,客户对美的出口信心有在增强”。

赵丰认为,本轮关税风波对于跨境贸易公司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跨境外贸公司的销售市场会变的更多样化,开发不同国家市场,把销售出口重心从美国分散,减少美国关税政策所带来的冲击。

“关税回落后,美线成交量最近多起来了。”罗逸璇也向记者透露相似的观点。她所在的厦门鹏恒国际货代,美国市场的业务占其所在公司整体业务的八成,客户以建材家具行业居多。

她还表示,在关税疯涨的时期,公司询盘量也很多,只是询问方向有所不同——客户往往咨询直发价格和东南亚转口价格,以作比较。

另一位外贸从业者——SOHO创业的许佳楠,店铺主营消费电子产品,去年有超过60%的业务来自美国,后面做了全球布局,“没有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

关税下调后,他向记者展示了一张阿里国际站的对策图,上面详细列出了90天窗口期的商家布局建议,包括直通车推广紧急优化策略、店铺运营紧急应对策略、风险防控要点及数据监测重点。结尾写着,建议商家立即启动"90天冲刺作战室",配置专人监控数据仪表盘,每4小时优化一次直通车出价策略。同时开通关税专线咨询入口,将政策红利直接转化为获客利器。

“这次的打击对我来说不大,甚至利好。因为美国客户反而着急下单,想要避开关税。”在关税回落后的90天窗口期,他认为“一定会出现抢运潮”。

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抓住窗口,对现有的美国客户做再营销。

“美国厂商现在着急催发货。”广州一家主要经营东南亚橡胶、木方进口业务的货代公司主要负责人陈玉(化名)告诉记者,由于货物从广州港运往美国周期大致为30天,所以现在美国进口供应链才开始显现“断链”的影响。

主要经营美国预制菜进口业务的广州市创嘉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泽武也告诉记者,当前关税的成本主要由进口商承担,预计预制菜对美出口在第三季度会得到较好发展。

根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数据,今年前4个月,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广东外贸“稳定器”作用明显。前4个月,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2.85万亿元,增长5.4%。

其中,大湾区内地9市出口1.8万亿元,增长2.3%。电脑及其零部件、电工器材、家用电器、集成电路等主要出口商品分别增长18%、16%、3.1%、17.8%;出口“新三样”、摩托车实现较快增长,分别增长40.4%、43.2%。

此外,大湾区内地9市进口1.05万亿元,增长11.1%。其中,进口集成电路3906.5亿元、增长14.4%,占大湾区内地9市进口总值的37.1%;进口半导体制造设备、电脑及其零部件较快增长,分别增长68.8%、124.2%;水产品、乳品、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等部分民生消费品进口需求良好,分别增长19.7%、27.5%、22.1%。

外贸企业寻找多元化渠道

除了货代公司观察到美线成交量在上升之外,外贸公司也向记者透露近期对美贸易额的确有所回升。

“仓库里的货可以出了。”深圳市日丽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小瑞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李小瑞所在的日丽丰公司专注于电动牙刷等口腔护理消费品赛道,是一家典型的外贸出口代工企业,产品出口占据该公司业务的80% 。

这家公司决定继续多元化市场策略。“2018年之前,美国市场销售额占比达60%,经过公司近几年对其他市场的开拓,2024年美国销售额仅占10%。”在“对等关税”风波之前,该公司已前瞻性地开拓多元市场,目前欧洲市场销售占比已达45%。

在广交会期间,李小瑞也曾向记者透露,希望接触到更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客户,开拓欧美以外的市场。近期,他也将前往中东考察,研究海外建厂的可行性。

“关税政策可能会有反复,所以重要的是要做好自己。”西啡科技董事长刘优良也向记者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西啡科技成立于2008年,发展至今拥有超过 270 项专利储备,研制出了中国首台商用胶囊咖啡机,推出全球首款车载咖啡机。

刘优良表示,美国市场贸易额总体占比不超过5%。该公司产品主要面向韩国、欧洲、东南亚、中东、南美洲和非洲等市场。并且在2024年出口收入实现了同比增长25%,达2200万美元,预计今年将再增长20%。

在微信平台上戏称自己为“西啡优哥:干了17年”的刘优良,除了继续坚持对海外市场的拓展外,对于产品转内销也抱有极大的期待。

“我们看到了中国咖啡已经在崛起,也相信咖啡机会慢慢走进千家万户。”他表示,未来会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慢慢去打造自己的品牌西咖。

同时,他也透露将升级产品服务方案,不再局限于为客户生产研发产品,而是介入到下游客户生态中,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解决客户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编辑:孙超逸)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