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汕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制定印发《2025年汕尾市工业企业服务工作方案》,围绕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等重点领域,构建“精准梳理—多维宣传—入企服务—跟踪落实”全链条工作机制,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在政策宣传推广上,汕尾市工信局创新形式,构建起立体化传播网络。开展“政策进企业、入园区”专项行动,工作人员走进广东朴塑科技、汕尾雅泰隆食品等重点企业,以“一对一诊断+点对点答疑”模式,量身定制政策申报方案。现场发放“一图读懂政策指南”手册,收集企业在技术改造、融资等方面的诉求建议,并建立专项台账跟踪解决,实现“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同时,在陆丰临港工业园举办政策宣讲活动。通过案例解析、互动问答,重点解读技改专项再贷款、设备更新补贴等政策,发放资料,覆盖中电建核电、中广核新能源等30余家企业,帮助园区企业吃透政策要点。
此外,“政策下基层”全域巡讲也同步展开。先后深入汕尾高新区、海丰、陆丰等地,针对珠宝首饰、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开展“基层行”,累计服务超70名企业家,解决20余个项目备案、资金申报等实操问题,实现县域政策宣讲全覆盖。
为扩大宣传覆盖面,汕尾市工信局采取“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模式。开通政策咨询热线、利用微信群推送政策,搭建政企沟通桥梁,让企业管理人员能随时获取政策信息、解决疑惑,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累计触达企业500余家次。
在精准服务企业需求方面,汕尾市工信局推进“政策+产业”深度融合。摒弃“大水漫灌”式宣传,针对电子信息、传统制造业等不同行业特点,定制宣讲内容。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联合多部门举办专题培训会议,聚焦AI大模型应用等前沿方向,吸引150余家行业企业及县区工信部门参会,为企业提供“技术升级+政策匹配”双路径指导。
围绕“专精特新”“小升规”等中小企业培育重点,开展“政策+专题”精准投送。深入基层开展专场宣贯,通过政策解读、申报流程演示,帮助企业明晰奖励标准与认定条件,助力中小企业找准定位、用足政策红利。
在服务机制建设上,汕尾市工信局坚持实效导向,建立闭环式服务机制。各活动均设置诉求收集环节,通过现场填表、扫码登记等方式,实时汇总政策申报难点与企业经营问题,形成“收集—分类—交办—反馈”闭环管理。
随着一系列举措推进,政策落地成效显著。企业家对“技改十条”等政策知晓率大幅提升,企业参与度明显增强。今年汕尾市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创历史新高;超20家企业有意向申报技改奖励政策项目入库,数量同比增长三倍;部分企业通过政策辅导完善材料,积极争取奖励。
此外,汕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还组织指导海丰县纺织服装产业、汕尾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完成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申报,力争实现新突破。
接下来,汕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持续深化各项企业服务,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在线下深耕园区、企业、基层政策送达“最后一公里”,在线上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形成立体化、多层次宣传格局,确保政策触达“不漏一企”。实行“服务+实效”闭环管理,从政策解读到问题解决,建立全流程服务链条,通过专项台账、专人跟进,推动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
南方+记者 彭骏
通讯员 马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