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深圳的第一个“家”,不用房租!

深圳共青团 2025-05-02 15:38

“我刚来深圳,在这里住宿不需要房租!”来自湖南的王志林兴奋地说道。

活力满满

就像深圳带给人的感觉一样

下午4点,王志林刚结束今天的面试,正在房间内复盘,他对这份工作十拿九稳,“我大学是机械设计制作及自动化专业,想要找制造业相关的工作,宝安是深圳的制造业大区,正适合我。”

“在城市选择上,我会优先考虑城市的基础设施情况,深圳的基础设施非常完善,包括医疗、交通、文化等,都很符合我的预期。”今年即将毕业的他,在对比其他城市后,选择来深圳闯一闯。

接到宝安一家企业的面试邀请后,他开始考虑如何找一个落脚点,“我之前了解到深圳会给应届毕业生提供住宿,我就直接在微信搜索‘青年驿站’小程序,根据指引预约,十分钟不到就预约好了。”

入住后,他和同宿舍内的其他同学相处融洽,大家都是初次来深的求职者,一起交流面试经验、分享同行业招聘信息。“其实白天我们基本都见不上面,大家不是在面试,就是在面试的路上。”王志林调侃说,在他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目标,都很积极向上,“活力满满,就像深圳带给我的感觉一样。”

王志林决定多面试几家公司,横向对比,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企业,他说,宝安青年驿站,是他来到深圳感受到的第一份温暖。

深圳会包容每一个

前来逐梦的青年

听说深圳青年驿站的免费住宿从7天延长至15天了,还在学校的葛志同立刻申请了青年驿站,预约成功后,她内心既开心又忐忑,“我觉得自己挺幸运的,但是又担心没办法在半个月内找到工作。”

入住青年驿站后,她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室友们专业都很相似,都是电商、外贸类,非常有共同话题。她们经常一起交流专业上的知识、分享面试经验、找工作的渠道,同时也会相约出门游玩,“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出门散步的人,来宝安的第一个星期,我就和室友一起去了滨海文化公园、灵芝公园、前海石公园。”

▲葛志同与室友聚会。

在青年驿站居住的这段时间,葛志同和室友处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我有一位室友是广东人,有时候我会请她教我说粤语,现在我已经学会几句常用的问候语了,让我感觉自己越来越融入深圳了。”不仅如此,她还通过青年驿站的平台了解到宝安青年夜校开放了粤语课,正准备报名。

她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来到深圳已经半个月左右,葛志同的生活逐渐规律,正式步入早九晚六的职场生活。她前一天刚从青年驿站搬到附近的“来深第一栈”免费试住,下班正准备和朋友出去聚餐。

提及未来的打算,这位来自云南的女孩腼腆地笑了笑,“周末想去大梅沙的海边看看,我从来没见过大海,想感受一下大海的辽阔。至于未来,我想深圳是一座包容的城市,随心而为吧。”

每个人都能在深圳

留下一份烟火气

晚上6点,青年驿站准备了一场“站友见面会”,邀请几位在青年驿站居住过的站友给刚入住的青年分享求职经验、面试技巧。

来自海南的符修溥受邀来到驿站作分享,他来到深圳已经一年半了,目前在一家知名品牌公司担任区域经理,负责对接宝安区的工作。

提及来到宝安的原因,这位慢热的学长露出怀念的神色,“当时和大多数毕业生一样,觉得深圳机会多就来了,飞机落地后,我站在宝安车水马龙的街头感慨,这里将来也会有属于我的一份烟火气。”

宝安是活力、便捷、高效的,这是符修溥办理青年驿站入住后的第一印象,入住当天晚上他就和一位室友“秉烛夜谈”,他们沟通面试技巧、职业规划,互相分享自己从前的学习生活,“直到现在,我们还经常约饭,某种意义上,他可以算是我来深圳后的第一个朋友。”

▲符修溥参与青春宝安好友见面会。

▲符修溥参与“创新驱动 数智融合”数字赋能新型工业化研讨会暨走进字节活动。

青年驿站的平台给符修溥提供了很多机会,尽管已经搬出青年驿站,他也经常关注驿站的群聊消息,“管理员经常会在群里发一些宝安团区委或者其他官方组织的青年活动,交流会、讲座、青年技能课程等等,我都参加过。”在他看来,这些活动提高了自己的认知水平,同时也能接触到一些优秀的青年,帮助很大。

粤港澳大湾区(宝安)青年驿站既是青年们来到宝安的第一个“家”,也是梦想起航的地方。除了免费住宿,宝安还推出相关人才政策补贴,促进高校毕业生、青年群体就业。

▲视频来源:宝安人才

深圳,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向全球人才发出诚挚邀约:选择深圳,就是选择与深圳的未来并肩前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