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星”力量①|时小妮:14年用科技匠心守护每一滴水

作者 施美 2025-04-30 21:03

编者按:

当城市沉入梦境,他们仍在泥泞中抢修;当数据屏闪烁预警,他们紧急调度保障供水;当清泉涌入千家万户,他们的掌纹早已深深刻进管网的脉络。在看不见的地方,他们正无声地托举起一座城市供排水的生命线。

“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东莞水务集团联合南方+推出《水务“星”力量》特别专栏。我们将镜头对准管道深处、实验室灯光下、调度大屏前的水务人——他们尽管岗位不同、故事各异,但他们始终日复一日坚守职责,确保城市供排水的安全与稳定,用汗水和智慧诠释水务人的炽热匠心。

这个劳动节

让我们点亮“转发”

致敬城市水务守护者

在东莞这座快速发展的城市背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守护着城市供水的“生命线”,用专业与责任保障千家万户的水龙头时刻流淌着安全与洁净的放心水。东莞市水务集团供水公司制水分公司的技术骨干时小妮,便是其中一员。从一名初出茅庐的硕士研究生,成长为设备管理领域的核心技术人才,她以14年的坚守与创新,诠释了新时代水务人的使命与担当。初见时小妮,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斯文瘦小的女生勇担着水厂自控设备管理工作,给人的第一印象与她的工作态度一样,精神又干练,展现了当代女性坚韧不拔的巾帼风采。

正值“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位技术骨干14年的一线坚守和创新。

工作中的时小妮。

工作中的时小妮。

从文职到技术:在挑战中突破自我

2009年,时小妮硕士毕业后加入东江水务公司(现水务集团供水公司)。她选择水务行业的初衷简单而坚定:“水是生命之源,能为城市供水事业贡献力量,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入职初期,她被分配到综合文职岗,但骨子里对技术的热爱促使她主动申请调岗。2012年,她如愿转入第三水厂,成为一名自控维修员。

“深入水厂生产一线后,我才真正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魅力。”时小妮在采访中回忆道。从设备图纸到故障排查,她白天跟老师傅跑现场,晚上自学控制逻辑与编程,短短一年便成长为技术骨干。2022年,她迎来职业生涯的第二个转折点——加入松山湖水厂运营筹备组。作为东莞市首个东西江双水源水厂,松山湖水厂项目是全市重点民生工程。时小妮带领团队参与自控系统调试,与设计院、施工单位反复打磨工艺细节,最终实现水厂顺利投产。时小妮难掩自豪地说道:“那段日子虽然辛苦,但看到自己的经验为项目添砖加瓦,成就感油然而生。”

时小妮在松山湖水厂设备调试。

时小妮在松山湖水厂设备调试。

攻坚克难:用技术破解生产难题

作为设备管理维修岗位负责人,时小妮的日常工作需要统筹多个水厂的设备维护。当被问及哪个工作场景让自己印象深刻,时小妮坦言,大岭山长湖水厂与松木山水厂同时突发故障的场景令她记忆犹新。

“那天,空压机跳机、计量泵漏药、流量计异常……问题接踵而至。”她迅速分配团队任务,自己则带队排查流量计故障。面对技术难题,她一边与同事远程沟通,一边协调其他部门支援,最终在当天解决了水厂大部分问题,保障水厂正常供水。“团队协作和冷静应对是关键。”她总结道。

在松山湖水厂试运行期间,时小妮主导的两次技术攻关更彰显了她的专业能力。面对重力浓缩池频繁漫水的难题,她通过优化排泥池控制逻辑,将回流管路调整为PID调频模式,最终使浊度恢复正常;针对人工操作计量泵效率低的问题,她设计出自动周期转泵程序,将每周27次的手动操作彻底转为自动化。时小妮表示:“技术改进的初衷,是让一线员工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更高价值的工作。”

时小妮日常维护检查设备。

时小妮日常维护检查设备。

时小妮告诉记者,供水厂的生产调度与天气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特别是台风暴雨天气时,需要通过调节进水阀来调整取水量。第三水厂近十年来,都需要到现场调流阀井调整进水阀。2021年下半年,她接到将进水阀门实现中控操作的任务,带领班组同事,研究进水阀控制原理图,理清进水阀各线路,调拨阀门控制柜物资,组建三个阀门控制子站及第三水厂自控主环网建立稳定通讯。一个月内,实现了进水阀全部中控。直至现在,第三水厂生产操作人员接到调整生产调度命令后,都可及时安全响应。

荣誉背后:责任与奉献的交织

当被问及工作14年内被评为“优秀员工”“劳动模范”……这些荣誉有什么秘诀时,时小妮笑了笑说道:“这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认可,更是一种持续前行的责任。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提醒自己‘要配得上这份信任’。”她告诉记者,在成为“劳动模范”后,自己主动承担了更多跨部门协作工作,哪怕牺牲休息时间也要解决水厂突发故障,因为不想辜负大家的期待。

在这份荣誉的背后,还有她对工作的敬业。采访中,时小妮回忆道:“在2021年咸潮时期的某个凌晨3点,在线水质仪表电导率仪异常,不能远程指导生产操作人员决定是否停止取水。收到电话后,我立刻赶往厂里,重新核查校准仪表,解决完后天已经蒙蒙亮,虽然辛苦,但我深知水厂肩负市民用水安全重担,无论何时需要我们都应刻不容缓。”

参加表彰大会(右二:时小妮)。

参加表彰大会(右二:时小妮)。

谈及行业未来,时小妮眼睛一亮,充满期待:“无人值守、AI预警、预测性维护等技术将让水厂更智能、更高效。”同时,她呼吁年轻从业者保持求知欲:“水务行业需要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人才,脚踏实地才能走得更远。”

采访尾声,时小妮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的信念:“以科技匠心守护每一滴水,确保市民打开水龙头是安全、优质、可持续的放心水。”这句承诺的背后,是她14年如一日的坚守,也是一代水务人用智慧与汗水书写的城市赞歌。

南方+记者 施美

实习生 魏琪璇

编辑 黄新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