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定向队,再入一金!

作者 许仪;周梁;徐昊;李强;邹祥亮 2025-05-11 15:19
00:32

夺金遇上母亲节,准备怎么庆祝? 广东队选手:明天还要上班

5月11日,十五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定向项目决赛迎来最后一个比赛日的角逐。其中,定向团体赛长距离个人赛在茂名市电白区荔枝公园举行,来自广东队的陈丽珍最终以第三名完赛。综合此前成绩,广东队夺得定向女子团体赛冠军。这也是广东定向队在赛事上收获的第三枚金牌。

为广东队锁定胜局

陈丽珍赛后喜极而泣

根据定向团体赛竞赛规则,项目共包含短距离个人赛、中距离个人赛、长距离个人赛3个小项,以各队3个小项名次之和确定最终排名。在前两个比赛日中,广东队的韦愫怡以53分48秒的成绩排名中距离个人赛小项第一,苏东梓以14分13秒的成绩在短距离个人赛小项中排名第一,帮助广东队取得领先。

当天上午进行的长距离个人赛是团体赛的最后一项,赛前,广东定向队教练代告诉记者,这一项目非常考验选手的综合实力,各队基本都会安排实力最强的选手出战。代表广东队出战的选手是来自广东广州的陈丽珍。

“我一直在期待女队的比赛,今天代表广东出战的陈丽珍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运动员!”代为告诉记者,陈丽珍虽然个子不高,但综合能力较强,山地奔跑能力出色,在今年通过全国锦标赛的锻炼,水平在逐步提升。“她也入选了今年的国家队,将在7月代表中国队去芬兰参加世锦赛。”

上午8时32分,陈丽珍出发,是女子组第三位出发的选手。在现场观众的期盼中,陈丽珍不到10点便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成为女子组第一位冲过终点线的选手。

在最终确定自己的成绩可以帮助队伍建立优势后,陈丽珍喜极而泣。平复心情后,她告诉记者,自己今天的整体发挥有点不太稳定。“在为期四天的比赛里,我们的队友都发挥得特别好,第一天男女团体接力都拿了金牌,后面两天我的两位队友都在各自的小项里排名第一,这对我来说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压力。”

赛事场地的复杂性,给陈丽珍带来了一些挑战。“一开始竞赛信息公布的时候,说直线距离是10公里,海拔也超200米,其实无异于是一个越野跑的长途,是我接触定向至今跑过第二长的距离。今天的战况也很焦灼。”

与此同时,能够有机会和全国各省份最优秀的运动员切磋,陈丽珍也觉得是很难得的机会。“经历一年多的备战,终于拿到这枚金牌,自己现在的心情其实比较平静。希望能够把这次经验沉淀下来,带着这种感觉继续跑下去。”

定向运动首登全运舞台

全民参与推动发展

自2017年第十三届天津全运会开始,全运会增加了群众赛事活动项目。本届全运会是定向运动首次纳入全运会群众赛事序列,无线电测向运动则时隔32年重返全运会舞台,对项目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更为全运会增添了活力。

通过这次比赛,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到了定向运动的魅力,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定向运动中来。事实上,定向项目的参与者年龄跨度非常大,从国际上来讲,3岁到80岁之间都能参与。

“之前我去国外参赛的时候,经常看到有80多岁的老头、老太太在山里奔跑,虽然速度非常慢,但都乐在其中。”代为告诉记者。“以我自己为例,在我儿子大约两三岁时,我就会带着他一起去比赛。而我们的全国锦标赛今年也设置了50岁的组别,鼓励更多年龄层的人参与进来。”

代为自己曾是田径的一级运动员,在大学时期她开始接触定向项目,从基础开始学习,慢慢爱上了这项运动。近年来,有越来越多跑马、跑山爱好者也参与到定向运动中来。“有些人觉得单纯跑步比较枯燥,喜欢体力和智力挑战的结合,那就可以来尝试一下定向运动。”

“边跑马拉松,边跑国际象棋。”这是为对这项运动的概括。定向运动是体力和智力的结合,它要求选手要拥有较好的体能,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考验运动员的运筹能力、计划性、空间感、方向感等。

代为介绍,目前定向项目在广东发展得不错,拥有比较系统的赛事体系,各个地级市都会有市赛,在省层面还有冠军赛、锦标赛、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等,这些赛事对普及定向运动奠定了非常扎实的基础。“今年的广东省大运会中,也有定向运动这个项目。各个年龄段的爱好者都能动起来,参与其中,这个项目才能有建设和发展。”代为表示。

“我们定向圈里有一句话,叫‘定向定情定人生’。”陈丽珍表示,定向运动的魅力,就在于它需要运动员自主选择线路,“其实和我们的人生一样,定向的过程就是我们处理生活中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通过这项运动,我收获了友情,也更好地去面对人生中的问题。”

采写:南方+记者 许仪 邹祥亮

摄影:南方+记者 周

剪辑:南方+记者 徐昊

统筹:李强

编辑 钟烜新 陈梅玉
校对 刘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